尚节亭记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尚节亭记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故兰取其芳,谖草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自警,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

  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予观而喜之。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然则以节言竹,复何以尚之哉!

  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

  夫节之时义,大易①备矣;无庸外而求也。草木之节,实枝叶之所生,气之所聚,筋脉所凑。故得其中和,则畅茂条达,而为美植;反之,则为瞒液(流出汁液),为瘿肿(生出赘瘤),为樛屈(枝干弯曲),而以害其生矣。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谓之节;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人道有变,其节乃见;节也者,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故让国,大节也,在泰伯则是,在季子则非;守死,大节也,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必有义焉,不可胶也。择之不精,处之不当,则不为畅茂条达,而为瞒液、瘿肿、樛屈矣,不亦远哉?

  传②曰:行前定,则不困。平居而讲之,他日处之裕如也。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而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

  【注】①大易:指《易经》。②传:在此指《礼记中庸》的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特卉木也,佩以玉 特:只

  B.而名之曰尚节之亭 名:命名,起名

  C.信乎,有诸中,形于外 信:相信

  D.故让国,大节也 让:辞让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属于作者对为人之节看法的一组是(3分)

  ①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 ②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 ③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 ④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 ⑤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 ⑥必有义焉,不可胶也

  A.②④⑤ B.①③④ C.①④⑥ 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花草树木有了节,就能枝繁叶茂;春夏秋冬有了节,阴阳寒暑就有了转移的时机。

  B.作者援引泰伯、子思在守大节方面做得很好,而季子、曾子却做得不适宜的事例,意在说明人要守住大节,必须选择精准,处置适当。

  C.文章先总说古人托物以取义言志,引出黄中立植竹为亭,名之为尚节之亭的事。再以竹喻节,以节释竹,由竹及人,赞美黄中立。最后以自然之节与人道之节类比,进一步说明持节之道。

  D.作者于记叙描写中饱含感情,由观而喜之到安得不喜之哉,再到岂苟然哉,赞赏和欣喜之情淋漓于字里行间。既是对黄中立的期许,也隐隐传达了自己的心志。

  4.翻译原文中画线的句子。(10分)

  (1)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

  (2)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而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

  【参考答案】

  1.C

  2.C

  3.A

  4.(1)这的确具有大大超过常人的地方,我又怎能不高兴呢?(2)那么,黄中立取竹的含义来为他的亭子命名,又和我们这些人交游,难道随便就能这样吗?

  【参考译文】

  古人栽种花草树木是想从中获得深义的,不仅仅是好玩而已。所以兰花是取它的芬芳之义,谖草是取它忘忧之义,莲花是取它生长在污泥里,却不染上污秽之义。不只是花草树木,(其他如)用玉石做佩饰,用象牙做环圈,用倾斜的器具做座位右边的摆设(也是这个意思);有的人拿它来比拟美好的德行而借以自勉,有的人拿它来惩戒不良的’想法而借以自警;这样做,在提高道德修养方面是有好处的。

  会稽人黄中立,喜欢种竹子,是取竹有节的意思,因此他在竹林间建了一所亭子,起名叫尚节之亭,作为读书游玩的地方,淡泊而无向外营谋的念头。我见了,很喜欢。

  竹子作为一种植物,体态柔弱,当中还是空的,柔美却不会被风雨摧残折断,因为它有节。至于经历冬天的严寒、夏天的酷热,遭受霜雪的侵袭,而枝茎不改,叶子不变,颜色依旧青青的,像是守住大节而不可以使他屈服的君子一般。的确,里面有什么也会表现在外面,因为(天赋的真性)常常表现在形体上。这样,就拿节来说竹子,(否则)又凭什么崇尚竹子呢?

  世风衰败,道德沦丧,能够凭借节操立身的人很少了。中立有才能还没有开始施展,却早早地因崇尚节操而立下志向,这的确具有大大超过常人的地方,我又怎能不高兴呢?

  关于节字的含义,《易经》已解释得十分充分了,用不着另外寻求解释。花草树木的节,确实是枝叶所生的地方,生气聚集在那里,筋脉也汇合在那里。所以得到这个的中和之道,就可以畅旺茂盛,枝条通达,而长成美好的植物;得不到这个中和之道,就变成流出汁液、生出赘瘤、枝干弯曲的坏草木,从而戕害了它的生命。因此一年中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就是节气;所谓节气,就是阴阳寒暑转移的时机。在人生旅途中遭到变故,人的节操就会显露出来;所谓节操,是人很难表现得恰到好处的,于是有了中庸(的标准)。所以辞让国王之位,这件事是大节,在泰伯那里就做对了,在季子那里就没有做对;守住自己至死不变,也是大节,在子思那里是适宜的,但在曾子那里就太过了。必定要看看怎样才能合乎义,不可固执。选择得不精准,处理得不适当,就不能畅达通顺,而变成流出汁液、生出赘瘤、枝干弯曲的花草树木了。这不就差太远了吗?

  《礼记中庸》的注书上说:在做事前预先计划好,就不致发生困惑。平日有所研究,一旦遇到事,处理起来就应对自如了。那么,黄中立取竹的含义来为他的亭子命名,又和我们这些人交游,难道随便就能这样吗?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887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初中文言文阅读:旧唐书程务挺传

    初中文言文阅读:旧唐书程务挺传   程务挺,洺州平恩人也。父名振大业末仕窦建德为普乐令甚有能名诸贼不敢犯其境后历晋蒲二州刺史龙朔二年卒赠右卫大将军谥曰烈。   务挺少随父征讨,以勇…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7
  • 姚鼐《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登泰山记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53
  • “赵师旦字潜叔,枢密副使稹之从子”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赵师旦字潜叔,枢密副使稹之从子。美容仪,身长六尺。少年颇涉书史,尤刻意刑名之学。用稹荫,试将作监主簿,累迁宁海军节度推官。知江山县,断治出己,吏不能得民一钱,弃物道上,人无敢取。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6
  • 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翻译赏析

      《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作者为唐朝诗人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时节欲黄昏,无憀独倚…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47
  • 《江南曲》古诗原文及鉴赏

         此诗作年不详。《江南曲》为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诗中写商人妇独守空闺的幽怨。用独白的口吻,前二句写“商人重利轻别离”(   《江南曲》   .[唐].李益.   嫁得瞿塘…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55
  • 课外文言文一日一练

    课外文言文一日一练   班昭续《汉书》   扶风①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②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博学高才。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竞而卒。和帝诏昭就东…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