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阅读答案

临江仙
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①陈与义:南宋爱国词人。这首词是作者流寓在湖南、湖北一带时所作。②“榴花”句:言舞裙比石榴更红。这是怀念昔时生平岁月之意。③戎葵:即蜀葵,夏日开花,有向阳特性。
(1)词的上阕,作者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简要分析?(6分)
(2)与苏轼的“一樽还酹江月”相比,本词中词人“试浇桥下水”用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直接抒情:“无人知此意”,直接表达无人理解的凄凉;“天涯”二字深表漂泊之苦,“节序匆匆”,表达了时光流逝,自己却报国无门的无奈。(2分)
间接抒情:借事抒情:适逢端午,诗人高歌楚辞来表达对屈原的凭吊和自己的爱国情怀。(2分)借景(物)抒情:榴花不似舞裙红,表达如今的失意与痛苦;“满帘风”显示出作者无人理解的痛苦悲凉之情。(2分)
(2)不同:表达出词人对屈原的凭吊与敬仰;表达真挚强烈的爱国情感;身世漂泊的感慨。(答出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意思对即可)

1.请简要分析“戎葵”这一意象在词中的作用。(4分)
2.请概括这首词所抒发的作者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
1.①以戎葵的向阳特性比喻作者自己始终如一的爱国情怀。(2分)②赋予戎葵“凝笑”的表情,变无情为有情,以此映衬作者自己豪迈旷达的情怀。(2分)(意思相近即可)
2.①对身世漂泊、事业无成的感慨。②无人理解的凄凉。③始终如一的爱国情感。④对屈原的缅怀。(每点1分)

简析
此词是陈与义在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所作,这一年,陈与义流寓湖南、湖北一带。宋朝南渡后,高宗听信奸臣,实行屈辱投降的卖国政策,以致国事日衰。词人在屈原投江的湘水一带漂流,正好赶上了端午节,深刻的家国之恨让他感事生怀,挥笔写下了这首词。
词人端午节怀念屈原,忧叹时局、自伤流落故作此诗。词开头两句说端午节匆匆来到,只是身在天涯只有靠朗读《楚辞》以消磨节日。“榴花”三句,写南渡后歌儿舞女仍不知词人咏《楚辞》之意。下阕自伤身世,本想承担北伐中原、匡扶宋室的大事,但无法实现。这正是最堪伤心处,于是天天借酒浇愁,年复一年。且将酒浇到江中,与屈原亡灵借酒勾通。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935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郑遨,字云叟,滑州白马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郑遨,字云叟,滑州白马人也。唐明宗祖庙讳遨,故世行其字。遨少好学,敏于文辞。唐昭宗时,举进士不中,见天下已乱,有拂衣远去之意,欲携其妻、子与俱隐,其妻不从,遨乃入少室山为道士。其妻…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73
  • 《左传桓公桓公七年》文言文

    《左传桓公桓公七年》文言文   《左传?桓公?桓公七年》   作者:   左丘明   【经】七年春二月己亥,焚咸丘。夏,谷伯绥来朝。邓侯吾离来朝。   【传】七年春,谷伯、邓侯来朝…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83
  • 春风――白居易诗词全集

      春风   [唐] 白居易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译文】   春风先吹开了京城花园中的早梅,继而让樱杏桃李也竞相绽放,…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102
  • 李时珍,字东壁,父言闻,以医为业的原文及译文赏析

      李时珍,字东壁,父言闻,以医为业。年十四,补诸生,三试于乡不售。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规。善医,即以医自居。楚王闻之,聘为奉祠,掌良医所事。世子暴厥立活之,荐于朝授太医院…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106
  • 宋定伯捉鬼的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宋定伯捉鬼的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宋定伯捉鬼   南阳宋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问之,鬼言:我是鬼。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言:我亦鬼。鬼问:欲至何所?答曰:欲至宛市。鬼言…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107
  • 苏辙《管幼安画赞(并引)》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管幼安画赞(并引) [宋]苏辙 予自龙川归居颍川十有三年,杜门幽居,无以自适,稍取旧书阅之,将求古人而与之友。盖于三国得一焉,曰管幼安宁①。幼安少而遭乱,渡海居辽东三十七年而归。归…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