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审言《登襄阳城》阅读答案

登襄阳城
[唐]杜审言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注】①冠盖:里名,冠和盖都是官宦的标志,东汉时期襄阳地方豪族势力、经济膨胀,很多人通过买卖捐官获得官阶爵享。②章华:台名,春秋时期楚灵王倾尽国力所筑,供自己享受之用。③习池:汉朝习郁退隐后在岘山南做养鱼池,池中栽满荷花,后人称为习池。
1.历代诗家对颔联评价颇高,请简要赏析。(5分)
2.作者登上襄阳城,纵目四望,百感交集。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6分)
 
参考答案
1.颔联对仗工整,描绘了秋日山水旷远的画面,营造了雄浑伟丽的意境;(2分)“横”字写出楚山连绵挺拔,“接”字写出汉水浩淼纡回;“横地 出”“ 接天回”以动写静,表现出楚山与汉水的气势与动感。(2分)作者用壮阔的景象反衬自我的渺小孤独悲凉,为下文情感的转合做铺垫。(1分)
2.①深秋时节,登高远望,表达旅客(游子)羁旅的漂泊之感。
②山水旷远,境界阔大,反衬出自我渺小孤独的悲凉之情。
③运用“冠盖”“ 章华”的典故,借古抒怀,表达了对腐败官场的不满之情。
④运用“习池”典故,抒发归隐无处、前程迷茫的悲观失落之情。
(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

简析
《登襄阳城》是唐代诗人杜审言被流放峰州途经襄阳时所作的一首诗。此诗先在首联点明题意,异乡之中,登城远望;颔联和颈联敷陈“回望”之所见,有大自然的开阔雄浑,有历史陈迹的没落破败;尾联承接上文的沧桑之意,表达了作者无所归属的悲哀之情。全诗借景抒情,写景气势磅礴,格调清新鲜明。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946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高中语文必修文言文

    高中语文必修文言文   导语: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中包括了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及鸿门宴三篇重要文言文,三篇文章的学习,对于我们积累文言文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有很大帮助。下面…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37
  • 新课程7年级下册文言文专题训练

    新课程7年级下册文言文专题训练   一、 文学常识   1、《夸父逐日》选自《 》,是一篇 ;《两小儿辩日》选自《 》,是一篇 。   2、《木兰诗》是 (朝代) (体裁)。它与《…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0
  • “陶季直,丹阳秣陵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陶季直,丹阳秣陵人也。祖愍祖,宋广州刺史。父景仁,中散大夫。季直早慧,愍祖甚爱异之。愍祖尝以四函银列置于前,令诸孙各取,季直时甫四岁,独不取。人问…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24
  • “花映昼天当户日,树摇晴暮上阶烟”的意思及鉴赏

    “花映昼天当户日,树摇晴暮上阶烟。”这两句逸句是说,白天,阳光照在怒放的鲜花之上,影像正对着门户映射进来;晴日傍晚,风动树摇,上阶的烟雾经风飘舞,令人心荡神…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80
  • 《满江红·和王实之韵送郑伯昌》原文及赏析

    《满江红·和王实之韵送郑伯昌》原文及赏析   朝代:宋代   作者:刘克庄   怪雨盲风,留不住江边行色。烦问讯、冥鸿高士,钓鳌词客。千百年传吾辈语,二三子系斯文脉。听王郎一曲玉箫…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2
  • 玉蝴蝶的翻译赏析

      是北宋婉约派著名词人柳永的作品,玉蝴蝶是词牌名,柳永的这首玉蝴蝶全名是《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这首词是柳永为怀念湘中故人所写的作品。   原文: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