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书愤》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______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2.比较《蜀相》和《书愤》,说说它们在抒发个人感情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有哪些不同。

【参考答案】
1.三顾频烦天下计(《蜀相》)   楼船夜雪瓜洲渡(《书愤》)
2.《蜀相》和《书愤》,在抒发个人感情方面,杜甫主要是表达对诸葛亮的追慕、惋惜以及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而陆游则以诸葛亮自况,渴望北征复国,建立功业。
在表现手法上,《蜀相》先写景,在景中融情,然后抒发感慨,全诗写祠堂与写人和谐结合,写景与抒情融合无间,凭吊古人与悲叹自己浑然一体,内涵丰富,感情真挚,格调沉雄。而《书愤》先回忆自己的过去,然后写自己的现在,最后以诸葛亮自况,全诗着重写自己的“愤”,写得大气磅礴,笔力雄健。

对比赏析
《蜀相》前两联是写景“锦官城”外之景:“柏”“阶”“碧草”“叶”“黄鹂”,后两联抒情。明确手法,借景抒情。《书愤》中通过关键词“早岁”可知,作者是先回忆过去,然后写现在“镜中衰鬓已先斑”。最后写“出师一表”,以诸葛亮自况,表达自己的理想抱负。在思想感情的把握上,要从诗中选取的意象,写作内容角度,体现情感的关键字词来理解,另外还要结合作者的背景来全面把握。《蜀相》通过作者所写之景的特点“自”“空”可以感受到无人欣赏的落寞,而写诸葛亮主要是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出师未捷身先死”由惋惜写出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而《书愤》在抒发个人感情方面,没有那么伤感,“中原北望气如山”境界更开阔。“瓜洲渡”和“大散关”记录了曾经取得的辉煌战绩。结合陆游的经历和理想抱负,从诗歌最后以诸葛亮自况,可以看出陆游老当益壮不坠青云志:渴望北征复国,建立功业。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951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平安,滁人,初为太祖养子”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平安,滁人,初为太祖养子,骁勇善战,力举数百斤。袭父职,迁密云指挥使,进右军都督佥事。建文元年,伐燕,安以列将从征。及李景隆代将,用安为先锋。燕王将渡白沟河,安伏万骑河侧邀之。燕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52
  • 魏太子自将过宋外黄原文及翻译

      宋卫·魏太子自将过宋外黄   作者:刘向   魏太子自将,过宋外黄。外黄徐子曰:“臣有百战百胜之术,太子能听臣乎?”太子曰:“愿闻之。”客曰:“固愿效之。今太子自将攻齐,大胜并…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58
  • 赠汉阳辅录事古诗翻译

      《赠汉阳辅录事二首》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其一   闻君罢官意,我抱汉川湄。   借问久疏索,何如听讼时?   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   应念投沙客,空…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45
  • 文言文习题

    文言文习题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35
  • 欧阳修《醉翁亭记》《丰乐亭记》节选阅读答案及译文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2
  • 姚鼐《张逸园家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张逸园家传 姚鼐 张逸园君者,讳若瀛,字印沙。君为人慷慨强果,自其少时,里人皆异之矣。君始以诸生为书馆誊录,叙劳授主簿,借补热河巡检。热河今为承德府,君仕时,未设府、县,以巡检统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