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俟咏《昭君怨·春到南楼雪尽》阅读答案及赏析

昭君怨·春到南楼雪尽
(宋)万俟咏
春到南楼雪尽,惊动灯期花信。小雨一番寒,倚栏干。
莫把栏干频倚,一望几重烟水。何处是京华,暮云遮。

【注释】
①灯期:指元宵灯节期间。
花信:指群花开放的消息。
1.“昭君怨 ”是这首诗歌的(   B  )。(1分)
A、宫调       B、词牌      C、曲牌       D、题目
2. 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
A、 开头写春来雪尽、佳节花期,烘托愉悦之情。
B、 上阕“倚栏干”自然过渡到下阕,天衣无缝。
C、 结尾化用李白诗句寄托客居之思,不露痕迹。
D、 全词表现词人内心愁苦,却不着一“愁”字。
3、赏析这首词的曲折有致的构思特点。(4分)
答: 这首词先写随着春天到来,原本是元宵佳节的热闹与花开时节的春色,转而词人自己独自凭栏,感受雨后的寒意。情感为之一转。分明倚栏远望,下阕却转而又说莫倚栏,因为烟雨阻隔望而不见。但偏偏又远望京城心切,欲罢不能,最后以暮云遮蔽作结。构思曲尽其妙。

赏析
《昭君怨·春到南楼雪尽》是一首由宋代词人万俟咏创作的词,抒写了主人公思归的心情。
全词语淡情深,清新索雅,一波三折,将客中思归的情怀抒写得娓婉动人。
上片首两句先写客中值上元灯节。“雪尽”则见日暖风和,大地回春。《吕氏春秋。贵信》云:“春之德风,风不信(不如期而至),则其花不盛。”故谓花开时风名花信风。而农历正月十五日上元节又称灯节,为赏灯之期。此“灯期”之花信为“小桃”,上元前后即著花,状如垂丝海棠。欧阳修咏小桃诗所云“初见今年第一枝”者是。所谓“惊动”,即言春到南楼,时值元宵,小桃开放,如从睡梦中惊醒。
三、四两句,写倚“南楼”之栏干,承上“灯期花信”而来,词意有所转折。独倚栏干之人,必不游众之中,而这一番寒意,是因为刚下过的一场小雨,还是因为客心悲凉的缘故,亦是断难分辨。
过片“莫把栏干频倚”,翻进一层写归思之切。
所以强言莫倚,是因为倚栏干也只能“—望几重烟水”,重重叠叠的烟水云山遮断了故国的望眼。接下来“何处是京华”,全是望寻之神,说明他欲罢不能。“京华”指京都,即汴京。最后再作否决:“暮云遮”,即还是望而不见。此句似暗用李太白“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诗意,既写景兼以寄慨,实有比义。
这首词清雅情深,当为词人的代表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952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描写四季的诗句

    描写四季的诗句   描写春天的诗词:   乍暖还寒:忽冷忽热。将息:养护,调养。   宋·李清照《声声慢》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暖日晴风初…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59
  • 欧阳修《偃虹堤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偃虹堤记 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ldq…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55
  • 语文文言文阅读习题

    语文文言文阅读习题   阅读《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一文,完成17~19题。(8分)   ①雨后,我们常能闻到泥土的清香味儿。这些清香从哪儿来呢?据专家研究,它来自   泥土中一种叫…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6
  • 晏子不死君难文言文翻译

    晏子不死君难文言文翻译   晏子不死君难记叙了晏子在国君死难问题上的处理办法,充分体现了晏子这位有头脑有才干的政治家的.风采。以下是晏子不死君难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晏子不死…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44
  • 李群玉《赠人》古诗欣赏

      赠 人   李群玉   曾留宋玉旧衣裳, 惹得巫山梦里香。   云雨无情难管领, 任他别嫁楚襄王。   这首《赠人》诗,所赠之人虽不可考,但从内容可知,对方是一位失恋的多情男了…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82
  • 四和香·麦浪翻晴风飐柳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麦浪翻晴风飐柳,已过伤春候。因甚为他成僝僽?毕竟是春迤逗。红药阑边携素手,暖语浓于酒。盼到园花铺似绣,却更比春前瘦。

    古诗文 2020年3月16日
    58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