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试题及答案

6.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绵谷①回寄蔡氏昆仲②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①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②“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1)、这首诗依次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作具体分析。(7分)   
(2)、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8分)

7.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 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 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 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 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8分)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7分)

8.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春 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分析诗的第一、二句描绘出了怎样的春景?(7分)                                                
(2)、有人认为,全诗侧重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你认为是这样吗?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对抒情起到了什么作用?试结合全诗简要赏析。(8分)

9.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越调•平湖乐
王恽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江山信美,终非吾土,何日是归年?
(1)、开头五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美景?(7分)                                                     
(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分析这首元曲在表现手法上的特点。(8分)

参考答案
6、(1)、这首诗依次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作具体分析。(6分)
   答:先写游览锦江之喜悦,次写离别友人之怅恨,再写与朋友之深情和对锦江之留恋。
诗歌开始叙写一年两次游览锦江,字里行间流露喜悦之情。接着取景寄情,写告别锦江山水的离愁别恨,极言别去之难,以表达对蔡氏兄弟的友情,寄托对他们的怀念。末联回首远望,又因寄书蔡氏兄弟之便,再抒发对锦江的留恋之情。
(2)、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答:表现手法:以情取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或:移情手法,拟人手法,2分)颔联中“芳草”“碍马”,“好云”“遮楼”,诗人将人的感情赋予碧草和好云,说它们像友人一样,为了殷勤地挽留自己而有意绊马蹄遮楼台,表现了朋友对客人(自己)的热情和殷勤。(2分)颈联说山牵着“别恨”、水带着“离声”,表现了诗人自己对朋友的依恋难舍。(2分)

7、(1)、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6分)
答:①通过描写“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2分)②以动衬“幽”, 白鹭不时自蓝天缓缓下翔,落到湖边觅食,安详不惊,衬出了环境的清幽;以声衬“幽”,绿草丛中,蛙鸣处处,一片热闹喧腾,表面上似与上句清幽景色相对立,其实是以有声衬无声,还是渲染幽静的侧笔。(4分)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4分)
答:①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
②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

8、(1)、分析诗的第一、二句描绘出了怎样的春景?(4分)
答:这首诗的前二句描写了草青柳黄、桃李飘香,(1分)鲜妍明媚、生机盎然的春景
(2)、有人认为,全诗侧重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你认为是这样吗?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对抒情起到了什么作用?试结合全诗简要赏析。(5分)
答:不是。全诗侧重表现诗人内心的愁思。①景物描写是抒情的基础和依据。诗歌前两句,诗人选取春天景物进行描绘,着意渲染春天的绚烂风光;三、四句抒情,转写愁思,东风不能吹愁,春日却能兴恨,前咏美好之景,全成了春恨之铺垫。②用美好景色反衬内心的愁恨(乐景写哀),情感表达婉曲深刻。

9、(1)、开头五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美景?(4分)
答:描绘了一幅南方水乡的清秋美景,秋烟朦胧,波平如镜,小船荡漾,姑娘语柔笑甜。景美、人美、生活美,令人神迷心醉。
(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分析这首元曲在表现手法上的特点。(5分)
答:以乐景衬悲情(反衬)(2分)。用风光旖旎妩媚的水乡之景反衬苦闷思归的心情。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952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高中文言文实词虚词

    高中文言文实词虚词   导语:实词和虚词在语文的学习和运用中非常的频繁,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文言文实词虚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高中文言文实词   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65
  • 文言文翻译的错误

    文言文翻译的错误   错误1:混淆古今异义   例1: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误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背着行囊送礼的,官方赠送的、私人遗留的礼品,(…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6
  • 文言文《杨氏之子》鉴赏解析

    文言文《杨氏之子》鉴赏解析   一、《杨氏之子》出处介绍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这部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83
  • 仲尼适楚

      【文言文】   仲尼①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②承蜩③,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④累⑤丸二而不坠,则失者…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33
  • “郭浩宇充道,德顺军陇干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郭浩宇充道,德顺军陇干人。徽宗时,尝率百骑抵灵州城下,夏人以千骑追之,浩手斩二骑,以首还。从种师道进筑茸平 ,敌据塞水源,以渴我师,浩率精骑数百夺之。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流失中…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3
  • 《甄冲拒婚记》“甄冲,字叔让,中山人,为云社令”阅读答案及翻译

    甄冲拒婚记 南朝·刘义庆     甄冲,字叔让,中山人,为云社令。未至惠怀县,忽有一人来通云:“社郎①须臾便至。&…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6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