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长干曲四首(其一)》阅读答案及赏析

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赞借问,或恐是同乡。


何处住:一作“定何处”。
横塘:在今南京市西南。
借问:请问,向人询问。
或恐:也许。一作“或可”。

1、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略加分析。
答: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犹如民歌。“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朴实率真的船家女形象。

2、分析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答: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描写船家男女青年初次见面的情景。(分析)刻画了一个热情大方、朴实率真、聪明伶俐的少女形象。(形象)

诗意
你家住在什么地方,我家住在横塘一带。停船我来打听一下,或许我们还是同乡。

赏析
一个住在横塘的姑娘,在泛舟时听到邻船一个男子的话音,于是天真无邪地问一下:你是不是和我同乡?-就是这样一点儿简单的情节,只用“妾住在横塘”五字,就借女主角之口点明了说话者的性别与居处。又用“停舟”二字,表明是水上的偶然遇合,用一个“君”字指出对方是男性。那些题前的叙事,用这种一石两卵的手法,就全部省略了。诗一开头就单刀直入,让女主角出口问人,现身纸上,而读者也闻其声如见其人,绝没有茫无头绪之感。从文学描写的技巧看,“声态并作”,达到了“应有尽有,应无尽无”,既凝炼集中而又玲珑剔透的艺术高度。

不仅如此,在寥寥二十字中,诗人仅有口吻传神,就把女主角的音容笑貌,写得活灵活现。他不象杜牧那样写明“娉娉袅袅十三余”,也不象李商隐那样点出“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他只采用了问话之后,不待对方答复,就急于自报“妾住在横塘”这样的处理,自然地把女主角的年龄从娇憨天真的语气中反衬出来了。在男主角并未开口,而这位小姑娘之所以有“或恐是同乡”的想法,不正是因为听到了对方带有乡音的片言只语吗?这里诗人又省略了“因闻声而相问”的关节,这是文字之外的描写,所谓“不写之写”。

这首诗还表现了女主角境遇与内心的孤寂。单从她闻乡音而急于“停船”相问,就可见她离乡背井,水宿风行,孤零无伴,没有一个可与共语之人。因此,他乡听得故乡音,且将他乡当故乡,就这样的喜出望外。诗人不仅在纸上重现了女主角外露的声音笑貌,而且深深开掘了她的个性和内心。
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有如民歌。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953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承宫拾薪求学

      【文言文】   汉之承宫,少孤,年八岁,为人牧豕。乡里徐子盛者,以《春秋经》授数百人。宫过息庐下,乐其业,因就听经,遂请留门下。为诸生拾薪,执苦数年,勤学不倦。   【翻译】 …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91
  • 高考文言文四牢记强化

    高考文言文四牢记强化   啃“本”:强化基础   现在,高考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分值已超过现代文,究其原因是区分度高。考题的阅读材料虽选自课外,但答案多源于课内,因此,课本的学习显得尤…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62
  • 文言文《北高峰》原文翻译

    北高峰 北高峰,石磴数百级,曲折三十六湾。上有华光庙,以奉五显之神。山半有马明王庙,春日祈蚕者咸往焉。浮屠七级,唐天宝中建,会昌中毁;钱武肃王修复之,宋咸淳七年复毁。群山屏绕,湖水…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99
  • ●卷二十五 ◎诗八十六首

      【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唐人云:茶须缓火炙,活火煎。)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茶雨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数荒村长短更…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69
  • 望海楼

    朝代:宋代 作者:米芾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古诗文 2020年3月1日
    581
  • 杂诗·白日与明月李白翻译带拼音

    “杂诗·白日与明月全文翻译及字词句解释(李白)”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杂诗·白日与明月李白带拼音 《 杂z&aacu…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2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