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柳恽》《野田黄雀行》阅读答案

答柳恽
吴均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①。
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②。
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
①这首诗是吴均与柳恽的赠答之作,柳恽要远行之前写了《赠吴均三首》,吴均这首诗正是答他的诗而做。

野田黄雀行
曹植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注】①催轴:即催车上路。   ②原陆:高原和平陆。③建安二十四年,曹操借故杀了曹植亲信杨修,次年曹丕继位.又杀了曹植知友丁氏兄弟。曹植身处动辄得咎的逆境,无力救助友人,深感愤忿,内心十分痛苦,只能写诗寄意。
1.曹诗用“高树”,吴诗却用“高木”,“高木”一词使用的是否恰当?请结合所学具体分析
2.两首诗中都写到了“悲”字,请结合诗歌说说两位诗人为何而悲。

参考答案
1.“高木”使用恰当。“木”这一意象含有“落叶”的暗示。寒风阵阵,木叶尽脱的景象,渲染了边地秋天的萧杀气氛,表现了友人路途的艰辛,表达了作者的惦念之情。
2.①《答柳恽》,作者通过描写友人旅途的艰辛,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及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再相见的伤悲之情。②《野田黄雀行》,作者通过描写少年捎罗网救鸟的行为,表达了友人落难自己想出手相救而无力援救的愤慨与悲痛。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957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外戚传序》“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外戚传序     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夏之兴也以涂山,而桀之放也用末喜;殷之兴也以有娀及有新女,而纣之灭也嬖妲…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67
  • “就暖风光偏著柳,辞寒雪影半藏梅”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就暖风光偏著柳,辞寒雪影半藏梅。”这两句是说,初春和暖的风光偏向柳树,使其先绿;残雪留影,梅花含苞,严寒的冬日就要过去了。诗句把早春的景象,形容得形象而贴…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86
  • 小升初文言文知识点

    小升初文言文知识点   (一)文言实词   古汉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至于代词,在古汉语中,因其语法作用特殊,一般归为虚词。文言词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实词,较难…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62
  • “吕諲,河中河东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吕諲,河中河东人。少力于学,志行整饬。孤贫不自业,里人程氏财雄于乡,以女妻諲,亦以諲才不久困,厚分貲赡济所欲。故称誉日广。开元末,入京师,第进士,调宁陵尉,采访使韦陟署为支使。哥舒…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42
  • 初探文言文教学上的创新参考

    初探文言文教学上的创新参考   文言文的学习令许多学生深感“头大”(学生惯用语),然而它却既是教师不得不教的内容,又是学生不得不学的“老古董”。因此,在一片“创新”与“改革”的呼声…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6
  • 《宋史·赵汝愚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赵汝愚,字子直,汉恭宪王元佐七世孙,居饶之余干县。汝愚早有大志,每曰:“丈夫得汗青一幅纸,始不负此生。“擢进士第一,签书宁国军节度判官,召试馆职,除秘书省正字。孝宗方锐意恢复,…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9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