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
励志故事:推一块石头上山
:推一块石头上山 西齐弗因为在天庭犯了法,被大神惩罚,降到人世间来受苦。对他的惩罚是:推一块石头上山。每天,西齐弗都费了很大的劲把那块石头推到山顶,然后,石头又会自动地滚下来,于是,西齐弗又要把那块石头往山上推。这样,西齐弗所面临的是永无止境的失败。大神要惩罚西齐弗的,也就是要折磨他的心灵,使他在“永无止境的失败”中,受苦受难。
-
洗碗工如何变总裁
洗碗工如何变总裁 文/洪兰 会的人,不论在什么位置上都会成功。
-
伟大的失败者
伟大的失败者
文/梁文道
我最怕别人提“人士”这几个字,一听就会起鸡皮疙瘩。什么是成功人士?我们为什么那么渴望成功?伍尔夫·许奈达写的《伟大的失败者》则告诉你失败者也可以很伟大。
隆美尔就是一位很威风的失败者。他是二战期间享誉全世界的德国名将,做过纳粹陆军军团的元帅,绰号“沙漠之狐”。当年,隆美尔在北非与英国作战的时候,德军完全处于弱势,人数及装备等各方面都远不及英军。但是隆美尔偏偏能神出鬼没地运用“闪电战”技巧,把大量坦克集中到前线一字排开,光这种气势就震住了英军,在好几次战役中都把英国人打得落荒而逃。
他了不起的军事才能就连他的对手都十分佩服。在他带领德军把英国的北非军团打得屁滚尿流之际,英国报界送给他一个封号——“沙漠之狐”。丘吉尔也在英国国会上公开称赞:“隆美尔是一个伟大的统帅,尽管他在战争中让我们无比惊恐,我仍然要这么说!”
然而他后来被调回德国,在很多事情上与希特勒意见相左。后来他的一些部下想要发动政变刺杀希特勒,隆美尔并不赞成这样做,但他肯定知情。这便引起了希特勒的怀疑,趁着他重病做手术的时候让他服毒自杀了。如果单从结局来看,隆美尔也算是一个失败者。
但这样的失败也许还不是最可怜的,书中还提到了一位英国化学家罗莎琳·富兰克林,她死的时候才37岁。我们现在都以为,人类遗传基因的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是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沃森还写过一本书《双螺旋》,大肆吹嘘自己的发现多么了不起,而事实上,罗莎琳·富兰克林才是双螺旋结构真正的发现者。
富兰克林是一位对实验数据非常认真的化学家,她用“X射线绕射”分析做了将近一年的实验,发现沃森跟克里克推论出来的模型是错误的。然后她不眠不休地继续研究,终于在1952年7月第一次成功做出一张完美的X光绕射分析摄影图。在这张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基因DNA的双螺旋结构,她第一个拍出来并证明这个结构是真实存在的。
但这张照片在未经她许可的情况下,被她的一个同事偷偷拿给沃森看了。沃森看到这张照片恍然大悟,它启发了他的整个研究。1953年4月,沃森和克里克在权威期刊《自然》上发表论文宣称自己发现了双螺旋结构。
这算不算是偷窃呢?就像当年比尔·盖茨偷窃苹果的灵感,或者苹果偷窃实验室用滑鼠的灵感一样。对这些,富兰克林完全默默忍受,毫不作声,直到1958年死于癌症。而沃森和克里克在1962年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对富兰克林的贡献只字未提,甚至在后来的自传中还不断贬低她,说她不过是个“技工”,是个“满头乱发、衣着邋遢”的女人,总之描述得非常不堪。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常常以为很多重要而伟大的事情都是由成功人物做出来的。很多成功人物往往只是比较狡猾冷酷和心狠手辣,相反,很多失败者到最后反而是带着微笑的。
你愿意做哪一种人呢?相信大部分人还是要做成功人士。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人在、教育大家如何迈向成功,而事实上,绝大多数人到最后都不过是一个失败者。所以,与其学习怎样成功,还不如先学好如何做一个微笑的失败者。 -
让笑话你的人成为笑话
让笑话你的人成为笑话
文/ELLA BEE
上周和在公司里实习的大学生吃饭,这个看过我博客买过我书的23岁女生不断地问起我的成长历程,好奇心满满,提起我现在的所谓“成就”来也是一脸羡慕,言语中满是赞美。看着她热诚的脸,忽然想起一个钢琴家朋友在获奖后接受采访时说的:“你们只看到我赢了多少奖,没看到我输了多少奖。”我的脑子里浮现的,也是我的所谓后面的种种倒霉,种种失败。
我被人欺负的日子可以说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大学在酒店前台实习的时候,经常因为不讲粤语、化妆不够浓等各种匪夷所思的理由被班长扣工资,登峰造极的是时被要求连值两个夜班,理由是“反正你没有家人在这里,过不过中秋无所谓”。也时常被人指指点点,怀疑我经常带在身边的,当时颇为罕见的Walkman来路不正;刚学的磕磕巴巴、发音古怪的粤语更是经常成为笑话在同事间传颂。几个月的悲悲切切、凄凄惶惶,离开的时候,带走的是满口流利的粤语和对自己不适合从事服务工作的确认,至今受益匪浅。去年回广州刚巧住在这家酒店,在前台接待我的,赫然就是当年的班长,之前满脸的剽悍被中年人的疲惫和灰暗所取代。直到办完入住手续离开,他也没认出我这个十多年前的倒霉实习生,我也没有任何相认的欲望。
从广告公司跳槽进高露洁的时候,作为唯一一个非英语专业、非广州人、没有任何品牌管理经验的空降品牌经理,也没少被孤立。有一次兴冲冲地加入到一堆人的早餐会里,却硬生生被拒绝的眼光逼退。开会的时候,也因为业务不熟而经常被质疑。记得最初的一个月,每天早上都对自己说,再熬一天吧,明天就辞职。这一熬,熬到了所负责的品牌节节上升,熬到了工资翻倍,然后跳槽。
等加入百事可乐,给自己立下的目标是超越当时占有率是我们三倍的可口可乐。上任伊始,雄心勃勃的我突然听到有人传话过来,在我之前进入可口可乐的前前同事听说新上任的对手是我之后,大笑了几声,说太幸运了,会毫无悬念地把我这个“菜鸟”打得扁扁的。结果是,四年后,朝九晚九的努力之下,是对方被打得扁扁的,“菜鸟”也因业绩彪炳被调到总部。
这么多年,我就没有遇到过容易活儿,只有一样从未改变,就是一直做自己认为对的事,还有自己喜欢的事,也从来没有放弃,没有妥协。而那些“没有将我打死的,确实令我更”。
讲完我的倒霉故事后,女大学生表情复杂地说,你的故事就是一个。按照好莱坞的套路,一次次把霉运翻盘,一次次逆袭成功,最终梦想成真,确实是如假包换的励志故事,偶尔回想和讲述这些故事,又何尝不是对自己的激励呢?
写下这篇小文时,恰巧看到韩寒的一段文字:每个人的身体,都有厚的地方,有些人厚的是手上的老茧,有些人厚的是背上的污垢,有些人厚的是脸上的老皮,我愿自己厚的是心脏的肌肉。打死也不能放弃,穷死也不能叹气,要让笑话你的人成为笑话。这篇文章叫《春萍,我做到了》,写给曾经嘲笑过他的春萍,有意思的是,对此深有共鸣的我,对于我生命中的春萍们的名字,真的一个都想不起来了。 -
每天种下100粒橡树籽
每天种下100粒橡树籽
文/郝金红
《天空》是英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能够登上《天空》杂志封面的,不是社会名流,就是风云人物。然而,登上2010年第7期封面的却是一位满脸皱纹、皮肤黝黑的乡下老人——贾斯汀。
贾斯汀是伦敦西南部德文郡巴德里小镇的农民。18岁那年,他的身患重病,于是把牧羊鞭交给了贾斯汀。18岁的贾斯汀,就这样成了一名年轻的牧羊人。
巴德里小镇的南面,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山。每当贾斯汀赶着羊群路过这里时就想,这么一大片荒山,如果全种上橡树,那该多好啊!经过再三思考,贾斯汀决定付诸行动以实现这一。
但是,他的想法遭到家人的反对。那时,他已结婚,妻子问他:“你知道那是多大的一片荒山吗?起码有6000亩!连政府都做不了的事情,就你一个人恐怕几辈子都无法完成。”贾斯汀却说:“只要我每天都做下去,坚持不懈,奇迹总会发生。”
见贾斯汀如此执著,家人也就不再阻止他干“傻事”了。从26岁开始,贾斯汀就一边牧羊,一边实施着自己的伟大计划。每天出门前,他数好100粒橡树种子放在随身的袋子里。到了山上,他先将羊群安顿好,然后将这些橡树种子一粒一粒地种下去,浇水、用羊粪施肥……
他一干就是30年,每天他都坚持种下100粒橡树种子。
2010年,英国国家森林学会的科学家来到巴德里小镇,当他们看到这片6000亩的橡树林时,无不为之感叹。科学家们决定采访一下这位伟大的老人,但是他已经去世。感动不已的科学家拿到他的一张相片,连同他的事迹一同送到了英国的《天空》杂志。
在我们看来不可思议的一件事,却被贾斯汀完成了。很多时候,面对一项看似巨大的任务,我们常常会被它庞大的外表所吓倒,因而不敢动手一试。其实,与失败之间的距离并不是一道鸿沟,而只是体现在你敢与不敢的态度与决心上。贾斯汀成功的秘诀其实很简单,就是每天完成一个小目标——在荒山上种下100粒橡树籽而已。 -
励志小故事:煤炭与钻石
:煤炭与钻石 桌上摆着一块光彩夺目的钻石,墙角的火炉边并放有一些煤炭。
-
等待让自己开花的季节,终将迎来花香四溢的未来
等待让自己开花的季节,终将迎来花香四溢的未来 英国少年艾金森,因为长得憨头憨脑,加上行为举止笨拙而幼稚,成了同学们戏弄的对象,甚至连老师们也不愿意给他上课。有位教欣赏课的老师还哀求他改选别的课。虽然艾金森是个按时交作业的乖学生,但他朗诵作品时滑稽的表情总是让同学们捧腹大笑,每堂课都会被他搅成一锅粥,令老师无法继续讲课。而给了他35分的历史老师则说:“他没有半点历史感,当然,他什么感也没有。”艾金森的父亲更是认定他的脑子有问题,不是白痴就是智障,甚至很少跟他说话。
-
叫醒成功的是什么
叫醒的是什么 文/江东旭 他是个渴望成功的年轻人,1996年大学快毕业时,他带着几个同学成立了一个计算机公司,准备在IT业大干一番,但没想到的是,由于缺乏技术和经验,公司仅开了一年就倒闭了,他为此还背上了20万元的债务。
-
三本毕业入职银行 半年做到经理
“虽然自己是个三本生,但我对自己非常自信,毕业于哪个大学不是决定因素,自己的实力才是关键所在。”日前,武昌理工学院文法与外语学院英语专业2013届毕业生谭杰回到母校为学弟学妹进行就业指导,受到热捧。据了解,在就业难的情况下,谭杰一次性就业,考入到中国建设银行某县支行,并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做到了对公客户经理。
-
卫星发射中心动力利用系统女指挥员:张润红
1982我年出生于陕西省韩城市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有点假小子性格的我,就对电影里大街上的一抹国防绿怀着无比的崇敬,高中毕业时,本想读军校,可是由于身高和视力的问题我被提前录取院校刷下来了。但是庆幸的是我进入了这所有着国防性质的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在我们那个小乡镇,教学质量相对时很落后的,能考上西工大着实让我的父母为我骄傲和自豪了一把,但是从小就好强的我,面对那么多优秀的同学,巨大的冲击力和自卑感,迫使我承认我也仅仅只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一个,其实在大学四年,我的成绩并不好。但是我能走到今天还是要感谢我的学校,回顾以往,我觉得大学里最珍贵的并不是那些所谓的书本上的知识或者成绩单上的分数,而是西工大人特有的气质—踏实、稳重、肯干。这个从我们单位以及我们协作单位所有西工大人的身上是的到充分证明的。非常感谢学校给我这个机会,下面我就讲一下我毕业以后的成长历程,希望对后续学弟学妹事业发展有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