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所见赏析

夜书所见赏析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夜书所见赏析,欢迎阅读参考!

  夜书所见

  作者:叶绍翁

  萧萧①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⑥客情②。

  知有儿童挑③促织④,

  夜深篱落⑤一灯明。

  注释

  ①萧萧:风声。

  ②动:打动。

  ③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④挑:捉。

  ⑤促织:俗称蟋蟀,在其他地方又名蛐蛐。

  ⑥篱落:篱笆。

  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

  使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因为他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鉴赏

  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蟋蟀。挑,读一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挑”字用得极为准确。这首诗在最后两句用了一个修辞手法,“之所以知道有儿童在捉蟋蟀,是因为:夜深了,但篱笆下面还有一盏灯在发亮。”

  钱钟书《宋诗选注》说:“这种景象就是姜夔《齐天乐》咏蟋蟀所谓:‘笑篱落呼烟,世间儿女。’”若补上陈廷焯评姜词所云:“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最为入妙”(《白雨斋词话》卷二),便可想见诗人此时内心深处的悲哀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081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张岱《城隍庙》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城隍庙 张岱 吴山城隍庙,宋以前在皇山,旧名永固,绍兴九年徙建于此。宋初,封其神,姓孙名本。永乐时,封其神,为周新 。新,南海人,初名日新。文帝常呼“新”,…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40
  • 元好问《秋怀》阅读答案附赏析

     秋怀 (金)元好问 凉叶萧萧散雨生, 虚堂①淅淅掩霜清。 黄花自与西风约, 白发先从远客生。 吟似候虫②秋更苦, 梦和寒鹊夜频惊。 何时石岭关头路, 一望家山眼暂明。 …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36
  • 关羽过五关时,能够挡住关羽一回合的是何将?

    关羽过五关时,能够挡住关羽一回合的是何将? A.孔秀 B.王植 C.秦琪 D.孟坦 正确答案:D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70
  • 曹操《龟虽寿》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曹操《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成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29
  • 游子吟 唐代古诗

    游子吟 唐代古诗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古体诗。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

    题库 2022年11月26日
    27
  • 古诗歌手法赏析之渲染与烘托专题练习

    渲染与烘托 一、什么是渲染与烘托 渲染、烘托本是一种国画技法。渲染,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烘托,是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2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