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练习题

文言文练习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10分)

  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家贫,不能从师,又无书,时取旁舍儿书,屏人窃诵。从外兄①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②,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父见之,怒,督往田,则携至田所,踞高阜而哦,遂毕身不忘。久之,返临川,与南英辈③以时文名天下。其为文,敏甚,一日可二三十首,先后所作至万首。经生④举业之富,无若际泰者。

  (选自《明史》)

  【注释】①外兄:表兄。②句读:古人称文词之间该停顿的地方叫句或读,相当于现在的标点。③南英辈:指艾南英等三人,与陈际泰被合称为临川四才子。④经生:泛指研读经书的书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取而疾走( ▲ ) (2)与南英辈以时文名天下( ▲ )

  (3)其为文 ( ▲ ) (4)无若际泰者 ( ▲ )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标点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

  A.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

  B.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

  C.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

  D.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

  3.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

  A.他就被父亲带到了自家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吟咏《诗经》,于是终身不忘。

  B.他就把《诗经》带到了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大声歌唱,于是终身不忘。

  C.他就被父亲带到了自家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大声歌唱,于是终身不忘。

  D.他就把《诗经》带到了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吟咏《诗经》,于是终身不忘。

  4.文中 ▲ 一句直接写出了陈际泰声名之隆, ▲ 一句从侧面表明他作品之丰。(用文中原句填空)(2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4分)(1)跑(2)闻名(3)代他(指陈际泰)(4)比得上

  2.(2分)B

  3.(2分)D

  4.(2分)与南英辈以时文名天下(1分);经生举业之富,无若际泰者。(1分)

  附:参考译文

  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家里贫穷,不能够拜师读书,又没有书籍,有时拿邻居家孩子的书,躲着人偷偷地诵读。从表兄那里得到了一本《书经》,书的四角已经磨灭变得模模糊糊了,而且也没有划分句读,自己根据文意去判断区分(哪个地方该有停顿),于是就通晓了《书经》的大意。十岁,在舅家药笼中见到《诗经》,拿着就快速地跑了。父亲看见了,很生气,督促他到田地里去,陈际泰就把《诗经》带到了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吟咏《诗经》,于是终身都没有忘记。很久以后,返回临川,同艾南英等人凭借八股文而闻名天下。陈际泰写诗作文,非常勤敏,一天可以写二三十首诗,先后写的诗达到了万首。读书人应试诗文的数量,没有比得上陈际泰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168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焚庐灭鼠》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焚庐灭鼠》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焚庐灭鼠   越西有独居男子,结茨①为庐,力耕以为食。久之,菽②粟盐酪具,无仰③于人。尝患鼠,昼则累累然行,夜则鸣啮至旦。男子积憾之。   一旦被…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53
  • 宋濂《阅江楼记》原文及译文赏析

    宋濂《阅江楼记》原文及译文赏析   《阅江楼记》选自《宋文宪公全集》卷七。朱元璋称帝后,下诏于南京狮子山顶修建阅江楼。宋濂奉旨撰写此记。此应制之作颇具特色,颇有明代开国气势,后入选…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63
  • 《百家姓柏》文言文

    《百家姓柏》文言文   历史来源   「柏」源出;   一 ; 据《姓氏考略》所载,春秋时有柏国 ( 河南西平县 ) ,为楚国所灭,子孙以国名为姓。又据《史记.秦本纪》所载,大费拜…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5
  • 【中吕】迎仙客(云冉冉)

             张可久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86
  • 有时忽惆怅下一句及全诗意思赏析

    有时忽惆怅的下一句是“匡坐至夜分”。整句: 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 诗 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 的《赠何七判官昌浩》 赠何七判官昌浩 作者:李白 年代:唐 有…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167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诗词名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出自  《冬夜读书示子聿》     (南宋)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7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