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学生应该怎样进行文言文的复习

初三学生应该怎样进行文言文的复习

  和初三学生谈文言文复习?

  文言诗文的背诵、阅读是中考语文试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较高的分值在中考中占据重要位置。相对于现代文阅读而言,文言文试题平稳,得分相对较易,因此是考生中考得分的一大亮点,也是考生在中考总复习中不可忽视的一大环节。那么,在中考的最后冲刺阶段,应该怎样进行文言文的复习呢?

  一、紧扣教材,夯实基础。

  在新教材中,文言文占了较大比重,这就势必要求我们在复习时一定要按照“得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的原则,充分落实好课标要求的各个知识点,在复习的第一个阶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条理的复习。

  1、正确认读。正确认读包括读准每个字的音、正确断句。读准字音是诵读文言文最起码的要求。首先要注意通假字的读音,通假字一定要读所通之字的音;有些人名、器物名、官名、地名等,因专有而具固定性,保留了古音,这时就因以古音为准;但也有的’废读古音,统一读今音的,就读今音;一些生僻字也要留意,如“浩浩汤汤”中的“汤汤”,读“shāngshāng”,不读“tāngtāng”。诵读文言诗文,分清句读是关键。诗歌的节奏划分有的按音节来划,如“白发ㄍ三千ㄍ丈”,有的按意义划分,如“白发ㄍ三千丈”,“七八个星ㄍ天外”。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一般以语音为单位,以不读破句、不改变语意表达为准,如“其一ㄍ犬坐于前”“余闻之也ㄍ久”。

  2、准确识记。首先要确定识记范围。它包括作家姓名、朝代、作品;与课文内容、课文中人物相关联的成语、名言、警句、格言、谚语、俗语、故事、传说等;《课标》要求背诵的名篇、名段;一些重要词语的意思等。复习阶段,这些要识记的内容要反复强化,以确保记忆准确无误。在识记重要词语的意思时,一定要抓住课下注释,因为这些注释既是文中关键词,也是文中重要词,理解了它们,就可以“牵一而动全身”。尤其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词等。

  二、比较辨析,归类整理。?

  1、词语的归类整理。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是很常见的,要想记牢、记准,就要学会比较辨析,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比如“畔”,本义是田界,田界是田的边缘,所以引申为“旁边”的意思;“畔”通“叛”,所以又借用“背叛”,如“亲戚畔之”中的“畔”就用了假借的意义。又如“间”,在“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中,它是“中间”的意思,读“jiān”,在“又何间焉”中读“jiàn”,是“参与”的意思,在“时时而间进”中也读“jiàn”,却是“间或、偶尔”之意。在复习时,要注意结合课后练习把这些一词多义的词归纳、比较、辨析,并制成卡片,这样才能记牢、记准。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也可以采取同样的办法归类整理。

  2、把相关联的几篇文章放在一起比较阅读。作者相同的、内容上有联系的、情感表达相似的、题材相同的、主题相同的、表达方式或表现手法相同的,都可以拿来比较。比如《小石潭记》和《捕蛇者说》都是柳宗元的作品,可以从主题、内容、写作手法等多个角度比较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和《出师表》都是关于臣子向君主进谏的,可以从其进谏目的、进谏方法、进谏结果等方面比较阅读。《岳阳楼记》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两位作者都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可以从两篇文章的表现手法、思想内容和意义等方面进行比较。

  三、掌握技巧,从容应考。

  1、把握文言文整体阅读策略第一步:整体阅读。通读、浏览或跳读全文,大致了解文言选段的文体。如果是记叙文,要弄清“何时何地何人何事,结果如何”。这时切忌不要寄希望于一遍能读懂全文,片面纠缠于个别难懂的字句,而应该暂时放过它们,只在文中相应地方用圈点法进行标注便可。第二步:善于借助,揣摩文意。首先要善于借助文段的题目和出加深对选段文意的理解;其次是要善于借助题干和选项。最关键是要利用好实词解释题和选择题中对文段内容的概括和分析题。利用好了实词解释题,文中部分难懂的词语意思可以迎刃而解;利用好了文意分析题,就能够比较明确的了解全文内容。第三步:重读课文。经过前面两个步骤,考生对文段内容已经能够理解七到八成,有了思考的方向,所以再读的时候,就能从更高层次上认知全文,同时也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差做出纠正。反复通读,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前后推敲,整体把握”,调用各种手段,前后推导,走完解读过程。

  2、把握文言文翻译原则和方法:

  (1)译文要做到“信”“达”“雅”。“信”,即准确无误,忠于原文,不随意增减内容和改变风格;“达”,即文字通顺,语意明确,行文规范;三是要做到“雅”,指文句流畅,具有文采,准确、鲜明、生动。

  (2)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是指按原文逐字逐句对照翻译,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表达方式。意译是指按原文的大意翻译,即允许在内容不走样的前提下,用合适的话和表达方式表示。这两种方法可以单用,也可以兼用,视原文情况而定。凡是遇到古今异义、词义通假、词序颠倒、句式特殊的句子,直译后语意不通顺,表达欠准确,则可根据上下文,适当用意译。推荐一首文言文翻译歌诀:忠实原文,不违原意;掌握实词,活用虚词;辨析词义,弄清语序;遇到难句,前后联系;固有名词,不必翻译。

  四、掌握必要的文言文应考策略中考试卷,不仅考查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考查学生的应试能力。

  因此,掌握必要的应试技巧,就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在文言文中,有哪些答题技巧呢?填空类题一般考查识记知识的准确程度,要注意书写工整、正确,特别是古诗默写、作家名字,一个字也不能错。做这类题只要小心一点,准确率还是比较高的。理解类题一般要求比较浅显,在作答时,要紧扣文章主旨、作者的情感态度以及试题的相关要求,就个人的理解能力,对某一问题、现象或文章中的某个人谈自己的看法,不要刻意追求完整、全面。对文段内容的概括分析题答题技巧:

  1、注意区分“作者观点态度”与“所述事件”。

  2、要尊重原文,实事求是,不要主观臆断,不要随意拔高或降低作品的思想内容。

  3、有时作者的思想观点分散在全文各处,需要适当的概括综合,才能全面、准确的反映作者观点态度的全貌。遇到这种情况,切忌以偏概全,只见数目,不见森林。

  4、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时表现得含蓄、曲折,这就要注意挖掘有关词语的隐含信息。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193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翻译口诀

    文言文翻译口诀   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2
  • 高中生怎样学习文言文

    高中生怎样学习文言文   高中生怎样学习文言文?跟随小编去看看吧!   首先,学习文言文要做到“三多”:多读、多背、多练。古人学习文言文,讲究烂熟于心,“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38
  • 唐诗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王维

    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馀 一作 余)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译文及注释 辋…

    古诗文 2023年2月19日
    31
  • 《张求》

    唐 庚 张求一老兵, 著帽如破斗。 卖卜益昌市, 性命寄杯酒。 骑马好事久, 金钱投瓮牖。 一语不假借, 意自有臧否。 鸡肋巧安拳, 未省怕嗔殴。 坐此益寒酸, 饿理将入口。 未死…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67
  • 高二语文必修五期末文言文知识点复习

    高二语文必修五期末文言文知识点复习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3
  • 《张纲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张纲 张纲少明经学,虽为公子,而厉布衣之节,举孝廉不就,司徒辟为侍御史。时顺帝委纵宦官,有识危心。纲常慨然叹曰:“秽恶满朝,不能奋身出命扫国家之难,虽生,吾不愿也。&r…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34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