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的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的答题技巧

  1.先翻译每组学过句子中的虚词,再将这个意思套到另一句中来推断虚词用法是否相同。

  2.具体辨析时,可在了解18个虚词基本用法的`基础上,运用五点意识法:

  ⑴虚实意识:

  例:第一组:1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05高考)

  第二组:1问其与饮食者,则尽富贵者2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⑵结构意识:

  例:第一组:1所居屋第,不免霜露 2所食唯蘇麦盐而已 3少时衣食无所(05高考)

  第二组:1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焉 2朝野服焉 3尤且择师而问焉 4咸私哂其矫饰焉

  第三组:1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宾 2欲勿予,即患兵秦之来 3幸先以我名告之

  第四组:1吾将以身死白之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05高考)

  第五组:1因谓其友曰 2所谓因人成事也

  ⑶句位意识:

  例:第一组:1其待君王乎? 2尔其勿忘乃父之志3尔其戒之(05高考)

  第二组: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2唐临,长安人,周内史谨孙也 3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第三组:1顷之,拜受为少傅 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第四组:1若素激义,能为我筹此 2显者惭,杜门若不闻者(05高考)

  (4)呼应意识:

  例:第一组:1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2果为马所颠仆(04高考)

  第二组:1视其沼,则浅混而污 2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此则国人之最也

  第三组:1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 2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舞剑

  第四组:1其所言不实 2山峦为晴雪所洗(05高考)

  (5)语气意识:

  例:第一组:1其待君王乎? 2其一人大叫

  第二组:1其李将军之谓也? 2能设而不能动也 3此马氏所以不对也(05高考)

  第三组:1岂有禁人在狱而心自安乎? 2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附:考纲所列18个虚词:

  ⑴而①连词: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表转折,表修饰,表假设,表因果,表目的(“用来”)。

  ②代词:通“尔“,人称代词(“你,你的”) ③构成复音虚词(而已,既而,俄而)

  ⑵何①疑问代词:“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 ②副词:“多么”。

  ⑶乎①助词:表疑问语气,“吗”,“呢”;表测度,“吧”;表感叹,“啊”、“呀”;作词尾。

  ②介词:“于”、“在”、“从”。

  ⑷乃①副词:表承接,“就”、“才”、“于是”;表转折,“却”、“竟”;表判断,“就是”。

  ②代词:“你”、“你的”。

  ⑸其①副词,表测度,“大概”;表疑问,不译;表反诘,“难道”;表婉商,“还是”;

  表期盼,“可要”、“要”

  ②连词,表选择,“是……还是”;表假设,“如果”

  ③代词:仅不代第二人称;指示代词。“那”“其中

  ⑹且①副词,“将要”、“将”、“暂且”;表程度,“已经”、“很”

  ②连词,表并列,“又”;表递进,“并且”、“而且”、“况且”;表选择,“还是”

  表假设,“如果”;表让步,“即使”、“尚且”;表转折,“可是”、“却”。

  ③助词,用于句首。

  ⑺若①代词,第二人称;指示代词,这 ②连词,表假设;表选择,“或”、“或者” ③构成复音虚词

  ⑻所助词:①构成“所”字结构,“……的人(事)” ②和“为”呼应,表被动;

  ③和“以”连用,表原因,“……的原因” ④和“以”连用,表手段,凭借,……的方法(凭借)。

  ⑼为介词:①表对象,“向、对”;表替代,“替”;表目的,“为着、为了”;表原因,“由于、因为”;

  表被动,“被” ②疑问语气助词,呢。

  (10)焉①代词:三人称疑问代词,表疑代词,哪儿,哪里,怎么 ②语气助词:陈述感叹疑问语气 ③兼词“于之”

  ④作形容词词尾

  (11)也①用在句末,表肯定语气 ②表疑问语气 ③用在句中,表语气的舒缓或停顿 ④用在句末,表判断语气。

  (12)以①介词:表凭借,“凭”、“用”、“靠”、“按照”;表原因,“因”、“由于”;表对象,“跟”、“和”;

  表时间、处所,“于”。

  ②连词:类似”而”的用法(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表目的,表因果,表修饰。)

  (13)因①介词“凭借”;“按照”;“趁着”、“就着”;因为;“从”、“由”

  ②连词,“因此”、“于是,就”。

  (14)于介词⑴表时间、处所、范围、对象等,“在”、“向”、“到”、“从”、“对”、“对于”、“由于”

  ⑵表比较,“比” ⑶被动,“被”。

  (15)与①介词,“跟”,“同”;介词,“给”、“替”;介词,“和……相比” ②连词,“和”、“及”

  ③通“欤”,语气词,表疑问或感叹,④动词(给予,结交,参加)。

  (16)则①副词:表判断,“就是” ②连词:表承接,“就”、“便”、“原来是”;表假设,“如果”、“假设”

  表并列,“就”;表转折,“却”、“但是”、“倒是”。

  (17)者①助词:附在动词后构成“者”字结构,“……的人(事、东西) ②用在句中,表提顿”。

  ③附在时间词后,无实在意义 ④放在数词后,翻译为“个,样”

  (18)之①助词:衬助音节;取消句子独立;结构助词(“的”);定语后置的标志,宾语前置的标志

  ②代词:代人代事代物;指示代词(这,这样)。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930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神针道人

      【文言文】   凌云①北游太山②,古庙前遇病人,气垂绝。云嗟叹久之。一道人忽曰:“汝欲生之乎?”曰:“然。”道人针其左股立苏,曰…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70
  • “韦思谦,郑州阳武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韦思谦,郑州阳武人也。本名仁约,字思谦,以音类则天父讳,故称字焉。其先自京兆南徙,家于襄阳。举进士,累补应城令,岁余调选。思谦在官,坐公事微殿①,旧制多未叙进。吏部尚书高季辅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3
  • 常建《塞下曲四首选二》原文、注释和鉴赏

    (一) 玉帛朝问望帝乡(2),乌孙归去不称王(3)。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4)。   【注释】 (1)塞下曲:出于汉乐府《出塞》《入塞》,属《横吹曲辞》。古词…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08
  • “姚崇尝有子丧,谒告十余日”阅读答案及翻译

    姚崇尝有子丧,谒告十余日,政事委积,卢怀慎不能决,惶恐入谢于上。上曰:“朕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卿坐镇雅俗耳。”崇既出,须臾,裁决俱尽,颇有得色,顾谓紫微舍人齐…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25
  • 曹玮大破虏师

    文言文   曹南院知镇戎军日①,尝出战小捷,虏兵引去②。玮侦虏兵去以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③。其下忧之,言与玮曰:“牛羊无用,徒④縻⑤军,不若弃之,整…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62
  • “郑辰,字文枢,浙江西安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郑辰,字文枢,浙江西安人。永乐四年进士,授监察御史。江西安福民告谋逆事,命辰往廉之,具得诬状。福建番客杀人,复命辰往,止坐首恶,释其余。南京敕建报恩寺,役囚万人。蜚语言役夫谤讪,恐…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3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