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复习知识训练-醉落魄

初中文言文复习知识训练-醉落魄

  栖乌飞绝,绛河绿雾星明灭。烧香曳簟眠清樾。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好风碎竹声如雪,昭华三弄临风咽。鬓丝撩乱纶巾折。凉满北窗,休共软红说。

  “醉落魄”,《宋史·乐志》名“一斛夜明珠”,即“一斛珠”,晏几道词作“醉落魄”。又名“怨春风”,“醉落拓”。

  此词写退隐生活中一个吹笙自娱的清夜。

  乌鸦已归林栖息,不再飞翔。天河笼罩着淡绿色的`雾霭,透过它,可以看见时隐时显,若有若无的星光。绛河,即天河。古人观星象以北极星为标准,天河在南,南之代表色为丹、为绛,所以天河又叫绛河(见明王逵《蠡海集·天文类》)。此时,正好点燃香炉,展开竹席,卧于清荫之下。簟(diàn),竹席。樾(yuè),成荫的树木。“花影吹笙”,是在花影下吹笙的省文。“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音乐与淡黄月色,扶疏花影互相映衬,越显得空灵剔透。

  近代词评家俞陛云激赏此句并以近人鸥堂词“月要被它,愁着酒般黄”比较,认为没有“花影”两句融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下片即接写笙声,如好风碎竹,雪清玉脆。昭华,古乐器名,即玉管。传说秦咸阳宫有玉管,长二尺三寸,二十六孔,上面刻有“昭华之琯”,此指笙。“弄”,有两层意思,一指奏乐,又指一曲为一弄。咽,谓箫声幽咽,如泣如诉。“凉满北窗”呼应“临风”,故鬓丝撩乱,纶巾吹折。软红,即红尘,如此良夜,如此风情,那些碌碌奔走于红尘之人,是不能够理解、不会欣赏的。

  清代词评家宋翔凤认为“此词正咏吹笙也。上解(片)从夜中情景点出吹笙。下解‘好风碎竹声如雪’,写笙声也。‘昭华三弄临风咽’,吹已止也。‘鬓丝撩乱’,言执笙而吹者,其竹参差,时时侵鬓也。如吹时风来则‘纶巾折’,知‘凉满北窗’也。”(《乐府余论》)正所谓“草灰蛇线”,脉络分明。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198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秋霁·江水苍苍》原文及译文赏析

      《秋霁·江水苍苍》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史达祖。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水苍苍,望倦柳愁荷,共感秋色。废阁先凉,古帘空暮,雁程最嫌风力。故园信息,爱渠入眼南山碧。念…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60
  • 长歌行

    长歌行朝代:两汉作者:佚名原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译文及注释作者:佚名译文园中…

    古诗文 2016年5月28日
    1.4K
  • 咏史怀古诗鉴赏方法步骤

    怀古咏史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表达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的诗歌。 鉴赏步骤 (1)、要弄清史实。对于作品所涉及…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68
  •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阅读答案及翻译

    【甲】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 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 &ld…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109
  • 国有三不祥

    文言文   齐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①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②所谓不祥也?”晏子曰:“国有三不祥…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96
  • 纳兰性德《虞美人·愁痕满地无人省》鉴赏及译文答案

      《虞美人·愁痕满地无人省》   清代:纳兰性德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9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