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的文言句式

木兰诗的文言句式

  在木兰诗中运用了许多的句式,那么都有哪些文言句式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木兰诗的文言句式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这两句是复沓句。复沓句与叠句的区别是,复沓可以更换少数词语,而叠句的词语完全相同。“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两句,以及“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节八句,也是复沓。

  2、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这两句是顶真句。顶真,又称“联珠”。“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也是顶真。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这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句。此外,“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也是很工整的对偶句。另有“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等不甚工整的’对偶句。

  4、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秭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秭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这几句是排比句。“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一节四句,也是排比句。

  木兰诗语言繁简

  文学作品的语言要繁简得当,既不可贪多务得,也不能一味求简。我们细读《木兰诗》,便可以悟出这个道理。

  《木兰诗》紧紧围绕着木兰的形象着墨。它有时“惜墨似金”,写得极简;有时又“泼墨如水”,尽力铺排。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只六句三十字,便概括了木兰十几年出生入死、保家卫国的战斗生涯,显得何等简练!其中两句写朔风凛冽,刁斗声声;月光映雪,木兰未眠。它通过环境、景物、氛围的描写,渲染出木兰思家的复杂心情和严守岗位的战士气质。尽管边地生活是艰苦的,周围寂静得只听见忽断忽续的刁斗声,木兰和伙伴们却仍然穿着甲胄,随时准备为保卫祖国而战。此情此景,写得有声(北风声、刁斗声)、有色(月色、雪色和铁的反光),多么耐人寻味!正如刘大白在《旧诗新话》中所说:“整整的四排句,看去是很板的,其实其间层次分明。因为有骏马而无鞍鞯,不可以骑坐,所以还得买鞍鞯;有鞍鞯而无辔头,不可以控御,所以还得买辔头;有辔头而无长鞭,不可以驱策,所以还得买长鞭。”这种东、西、南、北循序铺排的手法,在民歌中固属常见,但是《木兰诗》中用得尤多且活。如“旦辞爷娘去”以下八句,“爷娘闻女来”以下六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句,或依时间(旦、暮),或依辈分(父母、姊、弟),或依性别(雄、雌),都采用循序铺排的方式。正是在这种很容易流于程式化的铺叙中,《木兰诗》却写得风趣横生,兴味淋漓,使情事如见,景物若画。从这方面说,它又像是“泼墨如水”了。

  全诗着力写木兰出征前、征途中和回家后的心理活动,而很少写她在战斗中的英雄业绩。从表面上看,似乎刻画儿女之情多,而描绘英雄之气少。但从实际效果看,诗中所刻画的种种儿女情状,正多方面地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这一形象有血有肉,真实动人。如“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一幅少女思亲图,真是呼之欲出。木兰以一女儿身,在多年艰苦的征战生活中,能乔扮男装而不被察觉,已显得异常聪明和机警;在万里关山的殊死争夺中,又能屡建战功而奏凯归来,更显出无比英勇和豪健。在这里,儿女情与英雄气不是相得益彰了吗?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301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白居易《问刘十九》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注释】 绿蚁:新酿的米酒,酒面浮潭渣,微现绿色,细如蚁,称为&ldqu…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54
  • 木兰诗中古今异义词

    木兰诗中古今异义词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木…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42
  • 王昌龄《听流人水调子》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这首诗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贬所途中。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水调子,水调歌。分付:同…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43
  • 欧大任《除夕九江官舍》阅读答案赏析

    除夕九江官舍 【明】欧大任 饯岁浔阳馆,羁怀强笑欢。 烛销深夜酒,菜簇异乡盘。 泪每思亲随,书频寄弟看。 家人计程远,应已梦长安。 作者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31
  • 朱熹《偶成》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偶成 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1)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春草”“梧叶”这两个意象的…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50
  •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语言风格

    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5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