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改写

木兰诗改写

  呼呼的风声在木兰耳边缠绕,把她拉回现在。耳边萦绕着杀声震天的呼喊声,眼前浮现着血流成河的画面,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木兰诗改写,欢迎参考!

  木兰诗改写一

  当木兰在回家的途中,看见街道上人来人往,不时想起几十年未见面的亲人,迫不及待的加快了矫健的步伐。

  木兰兴高采烈地哼歌高昂。父母听到女儿要回来了,便急忙去迎接,穿上了节日的服装,带着精美的饰品。姐姐听到妹妹回来的消息,急忙穿上轻纱的服装,脸上涂上了一层淡妆,把自己大阪城美貌如仙的天女。弟弟听到姐姐回来,穿上帅气的服装,还宰猪杀羊,庆祝木兰回家。木兰见了这个场景激动地泪流满面。

  含有亲情味的团圆饭开始了,餐桌上鸡鸭、鹅、虾、蟹、羊等等,木兰便认为这像是出除夕晚的一幕,因为只有过年过节才有大鱼大肉,如此丰盛。

  吃完团圆饭后,木兰一家人一同出门逛街,木兰一肚子的疑问,便说道:“店铺何时变得如此美丽,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红灯酒绿,街道上挂满了喜庆的灯笼?”父母亲喜笑颜开地说道:“是为了庆祝你胜利归来而设计的。”

  回家后,木兰把所有精美的饰品赠送给同县的人。

  木兰打开东屋的阁门,坐在西边的床上,脱掉打仗的袍子,穿上晚日的裙子,对着窗户,看着镜子梳理美丽的鬓发,贴上漂亮的花黄。出门去看战友,伙伴们惊呆了:一起征战十二年,尽然不知道木兰是个女儿身。

  木兰诗改写二

  凄冷的月光倾洒在木兰那略显单薄的背影上,缓缓飘来的打更声突兀的响着,一下,两下……犬吠声幽幽的、空旷的飘荡着,传到很远,很远……狂风卷起厚厚的黄沙,漫无目的的荡动着……

  即将奔赴战场的花木兰此时正机警的四处张望着,聆听着这个近乎无声世界的一丁点儿声音。想当年这个柔弱女子还坐在“唧唧”作响的织布机旁,这会儿却已代父来到这荒无人烟的边疆,可木兰从没抱怨过,也从没后悔过。只是,耳边依稀记得父母送自己出城时的失声痛哭,只是,眼前依稀记得小弟送自己出城时的一再挽留……这一切似乎那么遥远,又似乎发生在昨天,那样触手可及。

  呼呼的风声在木兰耳边缠绕,把她拉回现在。耳边萦绕着杀声震天的呼喊声,眼前浮现着血流成河的画面,木兰不禁打了个寒颤。毕竟是个女儿家,在家里,连父亲杀鸡都不敢看的.她,更何况杀人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木兰就跟随着浩浩荡荡的队伍披星戴月的处发了,箭一般渡过一道道困难重重的关口和一座座直穿云霄的大山。铠甲硬邦邦的“捆”在冷若冰霜的身体上,跋涉千山万水的双腿已是重如宝鼎。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来到分外艰苦的驻扎地,木兰没有多做歇息,而是挥舞起光亮如明月的长矛,在冰天雪地里,和着缓缓而落的雪花飞舞起来。

  紧急的军令声撕开了黎明的沉寂,紧张的一天开始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315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孙策死时几岁?

    孙策死时几岁? A.二十六 B.二十九 C.三十二 D.三十五 正确答案:A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64
  • 诗经名言名句

    诗经名言名句   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3、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题库 2022年11月26日
    41
  • 木兰诗中的千古名句

    木兰诗中的千古名句   木兰诗中的千古名句是哪几句?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木兰诗中的千古名句介绍,一起来阅读吧!   木兰诗中的千古名句【1】   第一节: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64
  • 郑獬《道旁稚子》阅读答案及赏析

    道旁稚子 (宋)郑獬 稚儿怕寒床下啼,两骭①赤立仍苦饥。 天之生汝岂为累,使汝不如凫鹜肥? 官家桑柘连四海,岂无寸缕为汝衣? 羡尔百鸟有毛羽,冰雪满山犹解飞! 【注】 ①骭(g&a…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41
  • 古代文化常识之盛唐诗坛

    古代文化常识之盛唐诗坛   1、前人常以张九龄与陈子昂并称,他的《感遇诗》十二首和陈子昂的《感遇》很近似,都是兴托讽谏之作。   2、开元初年,贺知章、包融、张旭、张若虚被称为“吴…

    题库 2022年11月26日
    47
  • 王建《雨过山村》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⑴诗中前两句写出了雨后山村怎样的景物特点?(5分)  答:细雨蒙蒙,几家鸡鸣,…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5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