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课外文言文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文言文阅读(10分)

  【甲】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刘义庆《世说新语》)

  【乙】王戎丧儿万子①,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②,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③。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 (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 ①万子:王绥,字万子。②孩抱中物:形容孩子很小,尚在怀抱之中。③圣人:指人格品德最高的人 最下:指愚人。不及情:没有感情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4分)

  ①何以都不闻消息( ) ③ 语时了不悲( )

  ②山简往省之( ) ④ 简服其言 ( )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4分)

  ⑴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⑵ 简服其言,更为之恸。

  小题3:【甲】【乙】两文中的“了不悲”“都不哭”“悲不自胜”“为之恸”,实际是为后人称颂的“魏晋风度”的’一种体现。联系两篇文章的内容,简要说说你对“魏晋风度”的理解。(2分)

  答:

  参考答案:

  小题1:.①总,竟 ②探望③完全 ④佩服(4分)

  小题2:(1)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2分)

  (2)山简很佩服王戎说的话,因而大为悲痛。 (2分)

  小题3:魏晋风度就是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任由性情、旷达、洒脱的风度。(2分)

  小题1: “都、省、服”,根据语境可推断出其意思。“省、服”与现代汉语的意思一致。“了”要结合上下文认真考虑一下。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何以、已”,“何以”是文言文中的重点词语,译为“为什么”。“已”和现代汉语的意思一致,译为“已经”。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小题3:试题分析:首先要理解“了不悲”“都不哭”“悲不自胜”几个词语的意思,即“一点也不悲伤”“竟然不哭”“悲伤得自己不能承受。形容极度悲伤”,由此可见,人物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494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都有哪些呢?下面为大家整理归类好了,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哦!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   一.使动用法   (一)名词活用为使动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95
  • “有国由来在得贤,莫言兴废是循环。”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有国由来在得贤,莫言兴废是循环。”这两句是说,自古以来凡是取得国家政权并巩固政权的,都是因为得到贤才的辅佐,不要说国家的强大或衰微是往复循环的。以史喻理,…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81
  • 高考语文《孔雀东南飞》复习文言文知识点

    高考语文《孔雀东南飞》复习文言文知识点   一、一词多义   1、见:①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见面,动词)   ②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被,副词)   ③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79
  • “过江三尺浪,入竹万竿斜。”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过江三尺浪,入竹万竿斜。”这两句是说,风,吹过大江,就掀起千尺浪;吹进竹林,万竿竹子都倾斜了。两句将风的动态通过江浪、竹斜,形容得十分逼真,虽属常见之景象…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104
  • 《明史》文言文的阅读

    《明史》文言文的阅读   文言文阅读(23分。其中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4分;翻译题10分)   熊鼎,字伯颍,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7
  • 上李中丞书(杜牧)原文翻译赏析

      开成三年(839)冬杜牧由宣州团练判官,迁官左补阙、史馆修撰。翌年春末夏初,他回到长安就任新职。他关心国事,渴望将“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 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42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