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文学知识

祭十二郎文
《祭十二郎文》写于贞元十九年(按《文苑英华》说是写于五月二十六日,应是笔误,因是年六月下旬十二郎还写过信),文章的十二郎是指韩愈的侄子韩老成,“八仙”中著名的韩湘子即是老成之长子。韩愈幼年丧父,靠兄嫂抚养成人。韩愈与其侄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感情特别深厚。但成年以后,韩愈四处飘泊,与十二郎很少见面。正当韩愈官运好转,有可能与十二郎相聚的时候,突然传来十二郎去世的噩耗。韩愈尤为悲痛,写下这篇祭文。

对其侄十二郎的祭文。文章既没有铺排,也没有张扬,作者善于融抒情于叙事之中,在对身世、家常、生活遭际朴实的叙述中,表现出对兄嫂及侄儿深切的怀念和痛惜,一往情深,感人肺腑。

1、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人,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政治上较有作为。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韩愈的散文与杜甫的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2、背景简介
   十二郎,名老成,韩愈之侄。是韩愈二哥韩介的次子。韩愈的大哥韩会没有儿子,十二郎过继给韩会。
韩愈三岁丧父,依靠兄嫂为生,从小就和侄儿十二郎一起生活,彼此感情特别深厚。唐德宗贞元十九年,韩愈在长安任职,突闻十二郎死的消息,心情极其悲痛,于是写下了这篇哀恸欲绝的祭文。

3、文章评价
《古文观止》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苏轼说:“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当然,这些说法未免带有夸张的成分,但本文饱含作者对十二郎的满腔真情,却是确定无疑的。

4、文体特征
祭文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时所诵读的文章。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内容是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经历,颂扬他的主要品德和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汉、魏以来,祭文多依照《诗经》中雅、颂的韵语,也有用骈文的。本文则不拘常格,以无韵散体来写。

文章写作思路 。
    第一部分(1-3)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时孤苦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生。
    第二部分(4-9)写十二郎之死。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因和死期。
    第三部分(10-12)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819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文言文及翻译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文言文及翻译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主要是哀悼许平有才能而屈于下位。文章第二段以离俗独行之士和趋势窥利之士的不遇,来衬托许平的不得志,行文若即…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127
  • “千重密叶侵阶绿,万朵闲花向日红”的意思及鉴赏

    “千重密叶侵阶绿,万朵闲花向日红。”这两句逸句是说,茂密生长的蔷薇,绿叶重重叠叠,鲜嫩的枝条一直侵入台阶,密密麻麻的红花,迎着太阳怒放。诗句把蔷薇浓密、翠绿…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48
  • 喜雨亭记的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喜雨亭记的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喜雨亭记   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①;汉武得鼎,以名其年②;叔孙胜狄,以名其子③。其…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57
  • 《崇俭养德,守拙全真》文言文评价及译文

    《崇俭养德,守拙全真》文言文评价及译文   奢者富而不足,何如俭者贫而有余;能者劳而文化教育怨,何如拙者逸 而全真。   【译文】 奢侈无度的人财富再多也感到不够用,这怎么比得上虽…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47
  • 《桃花源记》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古诗文 2022年5月20日
    104
  • 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周邦彦 河桥送人处,良夜何其。斜月远、堕余辉,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花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何意…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9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