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文言文全文翻译

木兰诗文言文全文翻译

  引导语:文言文《木兰诗》怎么翻译?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木兰诗原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孃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孃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孃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译文】

  叹息声唧唧又唧唧,木兰对着门织布。听不到织布机的响声,只听到木兰的一阵阵叹息声。

  问木兰想的是什么,问木兰思念的是什么,女儿没有想什么,女儿也没有思念什么。昨天夜晚看见军中的文告,皇上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已经成年的大儿子,木兰没有年长的哥哥,我愿意为了这次征兵去买马和鞍,从此代替年老的父亲从军去打仗。

  到东边集市上买一匹好马,到西边的集市上买马鞍和鞍垫,到南边集市上买嚼子和缰绳,到北边的集市上买根长长的马鞭。早晨辞别父母出发,夜晚在黄河边上宿营,听不到爷娘呼唤女儿声音,只听到黄河水奔流发出的溅溅的响声。早晨辞别黄河继续前进,傍晚就到黑山山头,听不到爷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到燕山下胡人的战马发出啾啾的叫声。

  到万里之外参加战斗,像飞一样越过关塞和群山。北方的寒气传来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的铠甲。将士们经过上百次的战斗,有的牺牲了,木兰等壮士们经过十多年的征战,胜利归来了。

  木兰从前线回来拜见天子,天子高坐在举行大典的.朝堂上。朝廷为木兰记功很多次,兵赏赐很多财物。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表示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快快把自己送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相互搀扶着出城迎接;姐姐听说妹妹回来,对着门梳妆打扮;小弟弟听说姐姐回来,对着猪和羊把刀磨的霍霍作响。推开我东边卧室的门,坐在我西边卧室的床上,脱下我从军时穿的战袍,穿上我先前在家时穿的衣裳,对着窗子梳理我像云一样好看的鬓发,对着镜子在脸上贴上美丽的花黄装饰。木兰出门看同伍的士兵,伙伴们都很惊奇:共同生活战斗了很多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位姑娘。

  传说兔子静卧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爬搔,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雄雌两兔一起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846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高恭之,字道穆,自云辽东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高恭之传 高恭之,字道穆,自云辽东人也。以字行于世,学涉经史,所交皆名流俊士。幼孤,李兄如父。每谓人曰:“人生厉心立行,贵于见知,当使夕脱羊裘,朝佩珠玉。若时不我知,便…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69
  • 含有“小桥流水”的古诗句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叮咛记取儿家。碧云隐映红霞。直下小桥流水,门前一树桃花。 3、小桥流水。一迳修篁里。走马章台人未老。只爱…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7
  • 语文文言文翻译

    语文文言文翻译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在三峡的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几乎没有半点空隙。层层叠叠的山岩峰峦,遮蔽…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2
  • 文言文常见的20个古今异义词

    文言文常见的20个古今异义词   文言文常见20个古今异义词   1.行李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古义:出使的人。   2.夫人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古义:那人。   3….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79
  • “曾文正公与左季高相国同乡,相友善,叉属姻亲”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曾文正公①与左季高②相国同乡,相友善,叉属姻亲。粤逆猖獗.蔓延几遍天下,公与左相戮力讨贼,声望赫然。比贼既荡平,二公之嫌隙乃大构。盖金陵攻克,公据诸将之言,谓贼幼逆③洪福填,已死于…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4
  • 高中语文《惠子相梁》《涸辙之鲋》原文及译文

      【甲】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刍鸟,子知之乎?夫鹓刍鸟发于南海,…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6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