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课内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课内文言文阅读及答案,欢迎阅读参考。

  课内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一)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

  ——《林泉高致》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名之者谁

  2. 选出下列句子中古汉语句式不同的一项( )(2分)

  A.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B.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C.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

  D. 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

  (2)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译:

  4. 上面两段文字都写了山水之美,请你写出两个同时含有“山”和“水”的成语。(2分)

  (1) (2)

  5.(乙)文的作者郭熙是宋代著名画家。假如他去游览琅琊山,他会喜欢这座山吗?为什么?(3分)

  (二)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掇:(duō)拾取,采取。(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佳木秀而繁阴 ( )(2)遂书以名其亭焉( )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2分)

  既 得 斯 泉 于 山 谷 之 间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4.从《醉翁亭记》、《丰乐亭记》中,你能体会出作者的一种高尚情怀,这种情怀可以用《丰乐亭记》中的’四个字加以概括: 。(2分)

  5.乙文中,作者为什么要取亭名为“丰乐亭”?(用文中词语回答)

  6.甲乙两文旨趣相同,都表现了怎样的政治理想?

  7.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景物描写方法上的异同。

  【附答案】

  (一)1答案:(1)像鸟的翅膀 (2)命名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2.答案:C 评分:选对得2分。3.答案:(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2)所以山有水就有活力,有草木就有生机,有烟云就秀丽妩媚。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4.答案示例:山清水秀 山穷水尽 千山万水 山重水复评分:写出1个得1分,共2分。5.答案示例一:会,因为琅琊山上有山峰,有酿泉,有醉翁亭,有林木,这符合画家郭熙对山水的审美标准。 示例二:会,画家郭熙认为,有山水、草木、云烟、亭榭等景物的相互衬托,画面才美,而琅琊山正符合他的审美要求。评分:判断正确得1分,理由充分得2分,共3分。

  (二) 1.(1)像鸟张开翅膀一样(2)命名 2.既 得 斯 泉 / 于 山 谷 之间3.(1)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2)于是每天和滁州的人(一道)抬头观看山景,低头倾听泉水声。 4.与民共乐(本题2分,如答成“与民同乐”得1分)

  5. 乐其岁物之丰成,安此丰年之乐。6. 与民共乐或与民同乐”7.同:两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来描写,语句凝练,笔墨传神。甲文以香言春,以繁状夏,以洁喻秋,以水写冬。乙文以掇j幽芳言春,以荫乔木指夏,以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写秋冬。

  异:甲文多用对偶句,句式变化,错落有致。多用而字,有回环咏叹的意味。乙文 用散句描写。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975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王安石《孔子世家议》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23—26题(15分) 甲:太史公曰:诗有之:“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

    古诗文 2022年5月18日
    161
  • 《宋史·曹彬列传》高考试题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人,彬始生周岁,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观其所取。彬左手持干戈,右手取俎豆,斯须取一印,他无所视,人皆异之。 五年,使吴越,致命讫即还。私觌①之礼,一无所受。吴越…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63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翻译赏析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意思]  在浩瀚的沙漠上,烽火台的一股浓烟直立上升,在空旷的黄河边,落日是那样的圆,那样的红。 出自(王维《使至塞上》 使至塞上①…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40
  • 九字梅花咏

    朝代:元代 作者:明本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昨夜西风吹折千林梢,渡口小艇滚入沙滩坳。野桥古梅独卧寒屋角,疏影横斜暗上书窗敲。半枯半活几个擫蓓蕾,欲开未开数点含香苞。纵使画工奇妙也…

    古诗文 2020年3月12日
    645
  • 伤仲永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

    伤仲永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①。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②,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③。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2
  • “虞舜者,名日重华”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虞舜者,名日重华。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爱后妻子, 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顺事父及後母与弟,日以笃谨,匪有解。   舜,冀州之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5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