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练习:书放鹿画

文言文练习:书放鹿画

  四、书放鹿画

  钟惺

  家畜一鹿,医云可用合①药。或曰:“此山麋也,无益。”予亦不忍,誓不杀。刍粟之者数月,肥且驯矣。将之都,虑其失养也。命童子放之野,又惧其复为人所得,择山中去家三十里者放焉。始驱之去,不肯去。途中眠而起,起而眠者无数。至山中,命惊趋之,令疾走,度不及者,久之乃已。

  其夕,童子止宿村舍。明旦将反命,则向者所放之鹿,在其前焉。尾童子之后也以归。

  钟子曰:“予于放鹿事,惕然悟感应之几②

  焉。盖鹿之还也,生于放也。夫其畜于家也,食其食,安其处,可以不求放。可以不求放而必欲放焉者,知其将杀己也。人之能为放己者,必不能为杀己者也。如知其必不己杀,而又食其食,安其处,无自养之劳,无索群之苦,则亦何必求放焉。集颡③之鸥,狎而复惊之,生而之杀也。入山之鹿,去而复还之,杀而之生也。生杀之念转于中,而去还之变应于物。感应之几,岂不微乎,显乎?”

  然予入都,终虑其失养也。将必求一必不杀者而与之,是予所以放之之意也。

  (选自《隐秀轩文》)

  【注解】

  ①合:配制。②几:事情的迹象、先兆。③颡(sǎnɡ):头。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之( ) ②去( )

  ③度( ) ④已( )

  ⑤反命( )

  2.下列句中的“焉”用法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

  A.则向者所放之鹿,在其前焉。(本文)

  B.可以不求放而必欲放焉者(本文)

  C.眡眡焉,余固笑而不信。(《石钟山记》)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E.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F.盘盘焉,??焉。(《阿房宫赋》)

  G.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4.作者从放鹿的事情当中警觉省悟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四、1.①到,前往。②离开,跑掉。③估计(读duó)。④停下来,止步。⑤交差,回复差使。2.(C)(F)。3.①选择离开家有三十里的山中把这鹿放了。②那鹿跟在童子身后而又回到家里。③如果知道主人肯定不会杀自己,而且又给自己吃粮草,让自己安然地住在他家里,没有为了养活自己的辛劳,也没有离开同类的’孤苦。4.动物其实能够感知人对待它们的动机是爱护还是加害,而且这种感知往往是敏锐的、微妙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040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春梦·洞房昨夜春风起翻译赏析

      《春梦·洞房昨夜春风起》作者为唐朝诗人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前言】   《春梦》是唐代诗人岑…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104
  • 写情水纹珍簟思悠悠古诗翻译赏析

      《写情·水纹珍簟思悠悠》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益。其古诗全文如下: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前言】   《写情》是唐代诗人…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71
  • 《柳麻子说书》文言文及译文

      〔明〕张岱   南京柳麻子,黧黑,满面癗,悠悠忽忽,土木形骸。善说书。一日说书一回,定价一两。十日前先送书帕下定,常不得空。南京一时有两行情人,王月生、柳麻子是也。   余听其…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75
  • 以学自损不如无学原文及译文

      【南北朝】颜之推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   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注解   1.夫:…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507
  • “韩适有东孟之会,韩王及相皆在焉”阅读答案及翻译

    韩适有东孟之会,韩王及相①皆在焉,持兵戟而卫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韩傀。韩傀走而抱哀侯,聂政刺之,兼中哀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抉眼②,自屠出肠,遂以死。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221
  • 登高的原文及译文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7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