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练习:书放鹿画

文言文练习:书放鹿画

  四、书放鹿画

  钟惺

  家畜一鹿,医云可用合①药。或曰:“此山麋也,无益。”予亦不忍,誓不杀。刍粟之者数月,肥且驯矣。将之都,虑其失养也。命童子放之野,又惧其复为人所得,择山中去家三十里者放焉。始驱之去,不肯去。途中眠而起,起而眠者无数。至山中,命惊趋之,令疾走,度不及者,久之乃已。

  其夕,童子止宿村舍。明旦将反命,则向者所放之鹿,在其前焉。尾童子之后也以归。

  钟子曰:“予于放鹿事,惕然悟感应之几②

  焉。盖鹿之还也,生于放也。夫其畜于家也,食其食,安其处,可以不求放。可以不求放而必欲放焉者,知其将杀己也。人之能为放己者,必不能为杀己者也。如知其必不己杀,而又食其食,安其处,无自养之劳,无索群之苦,则亦何必求放焉。集颡③之鸥,狎而复惊之,生而之杀也。入山之鹿,去而复还之,杀而之生也。生杀之念转于中,而去还之变应于物。感应之几,岂不微乎,显乎?”

  然予入都,终虑其失养也。将必求一必不杀者而与之,是予所以放之之意也。

  (选自《隐秀轩文》)

  【注解】

  ①合:配制。②几:事情的迹象、先兆。③颡(sǎnɡ):头。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之( ) ②去( )

  ③度( ) ④已( )

  ⑤反命( )

  2.下列句中的“焉”用法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

  A.则向者所放之鹿,在其前焉。(本文)

  B.可以不求放而必欲放焉者(本文)

  C.眡眡焉,余固笑而不信。(《石钟山记》)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E.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F.盘盘焉,??焉。(《阿房宫赋》)

  G.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4.作者从放鹿的事情当中警觉省悟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四、1.①到,前往。②离开,跑掉。③估计(读duó)。④停下来,止步。⑤交差,回复差使。2.(C)(F)。3.①选择离开家有三十里的山中把这鹿放了。②那鹿跟在童子身后而又回到家里。③如果知道主人肯定不会杀自己,而且又给自己吃粮草,让自己安然地住在他家里,没有为了养活自己的辛劳,也没有离开同类的’孤苦。4.动物其实能够感知人对待它们的动机是爱护还是加害,而且这种感知往往是敏锐的、微妙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040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董行成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唐怀州河内县董行成能策贼。有一人从河阳长店,盗行人驴一头并皮袋。天欲晓,至怀州。行成至街中,见之,叱曰:“个贼住!即下驴来!”遂承伏。…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564
  •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其八 翻译赏析

    《秋兴》八首是公元766年秋天杜甫滞留夔州时惨淡经营的一组七言律诗。这八首诗是一个完整的乐章,命意蝉联而又各首自别,时代苦难,羁旅之感,故园之思,君国之慨,杂然其中,历来被公认为杜…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78
  • 如何学好文言文呢

    如何学好文言文呢   在语文学习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古诗和文言文。尤其是文言文,我喜欢背诵,愿意背诵。而且我也有自己的方法。   比如,像《岳阳楼记》、《出师表》这一类比较长的文言…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70
  • 《东门之池》诗经鉴赏及译文参考

      《东门之池》   先秦:佚名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   东门之池,可以沤纻。彼美淑姬,可与晤语。   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彼美淑姬,可与晤言。   《东…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9
  • 《兰亭集序》译文及注释

    《兰亭集序》译文及注释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所作的一篇文言文,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兰亭集序》译文及注释,一起来学习吧!   《兰亭集序》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52
  • 华佗巧治病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华佗巧治病》选自《三国志·魏书·方技传》,作者是西晋·陈寿。以下是华佗巧治病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欢迎阅读。 华佗巧治病文言文   有一…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28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