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内外文言文练习

初中语文课内外文言文练习

  阅读课内外文言文,完成题(10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独其水色最奇。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吾知之,独于碧不甚了然。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晚岚①;比之含烟新柳则较浓,比之脱箨②初篁则较淡;温于玉,滑于纨③;至寒至腴,可拊④可餐。

  注释

  ①岚:林中雾气。②箨(tu):竹笋皮,笋壳。③纨:白色的丝绢。④拊(fǔ):抚摩。

  【小题1】请解释下列划线的字。(2分)

  (1)斗折蛇行( ) (2)心乐之( )

  (3)潭中鱼可百许头( ) (4)以其境过清( )

  【小题2】翻译句子(2分):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小题3】在语段甲中,作者的心情有什么变化?(1分)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2分)

  【小题4】两个语段分别是怎样突出水的特点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3分)

  答案

  【小题1】(1)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2)以 ……为乐(3)大约(4)因为

  【小题2】石潭的两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能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小题3】由乐到忧 从“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可以看出乐,从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忧。

  【小题4】语段一:用潭中的鱼,石头,日光,影子等从侧面进行衬托;语段二:用秋天,晚岚,含烟新柳,脱箨初篁等比喻水色。(意思对即可)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①“斗折”,一词多义,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②“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 ……为乐。③“可”,古今异义词,古义:大约。④“以”,古今异义,古义:因为。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

  点评: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假字等,尽量做到翻译准确、恰当。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把“犬牙差互”( 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源”(源头)这些字词翻译准确。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点评: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小题3】试题分析:刚开始,作者看到小石潭的景,“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可以看出作者心情很好,即“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作者这是的心情已经由“乐”转“忧”。

  考点:本体考查学生对人物心情变化的分析能力。

  点评:解答本题,必须要认真阅读文章,从文章的细节和关键语句来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比如刚开始的“心乐之”到后来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都是文中的’关键性词句,也是加大本题的重点所在。

  【小题4】试题分析:语段一用潭中的鱼、石头、日光、影子等从侧面进行衬托水的清冽;语段二用秋天、晚岚、含烟新柳、脱箨初篁等比喻水色碧绿、温润如玉的特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写作技巧的作用的分析理解能力。

  点评: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指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的内容的。具体来说,对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主要指:一是作家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对表达技巧题的考查多是主观题,需要组织文字准确的表述。表述可采用三段式:技巧、内容、效果。也就是运用了什么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多角度:条分缕析。有些文段所显示的表达技巧不只一个,所起的作用(效果)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尽的,而且高考题已取消了字数的限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条分缕析,答得更全面更详尽一些。特别是在答赋分较高的概括性题目时,一定要设①②③等序号回答,这样清晰明白,显示了答题的深度和广度,也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用术语:一要熟记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表达技巧的名称,如动静相衬、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托物言志、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对比、象征、反衬等等;二要了解一些常用技巧的作用,比如比喻的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排比的作用是节奏鲜明,增强气势,便于抒情;第一人称真实,第二人称亲切,第三人称客观;三要了解一些常用程式,如体现了什么,强调了什么,强化了什么,营造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还有深化了主题,点明了题旨等等。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048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范讽知开封府日,有富民自陈”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范讽知开封 范讽①知开封府日,有富民自陈:“为子娶妇已三日矣,禁中②有指挥令入见,今半月无消息、”讽日:“汝不妄乎?如实有兹事,可只在此等候也&…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8
  • 文言文作文:记吾父

    文言文作文:记吾父   天雁落,孤鸿起,红竹清影,碧水斑驳。带华阳而披鹤氅,着谢屐而高歌所向。夕阳浅浅,晬容阳阳,屈神府而降百灵,舍簪笏以求清萍。便携秋杖,缓登绵山。山之所在,乃吾…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6
  • “许景衡字少伊,温州瑞安人”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许景衡传 许景衡字少伊,温州瑞安人。登元祐九年进士第。宣和六年,迁殿中侍御史。朝廷用童贯为河东、北宣抚使,将北伐,景衡论其贪缪不可用者数十事,不报。 睦寇平江浙郡县残燬而茶盐比较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45
  • 没蕃故人翻译赏析

      【诗人简介】   张籍:(约766-830),字文昌,祖籍吴郡(今 江苏苏州),迁居和州(今安徽和县)。贞元中进士及第,元和初官太常寺太祝,后转国子监助教,迁秘书郎。长庆初为国…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3
  • “孔道辅,字原鲁,孔子四十五代孙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孔道辅,字原鲁,孔子四十五代孙也。道辅幼端重,举进士第,为宁州军事推官,数与州将争事。有蛇出真武殿中,一郡以为神,州将帅官属往奠拜之。道辅径前以笏击蛇,碎其首,观者初惊,后莫不叹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78
  • 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的翻译赏析

      《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侧叠万古石,横为白马矶。   乱流若电转,举棹扬珠辉。   临驿卷缇幕,升常接绣衣。   情亲不避马,为…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6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