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石兽》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沧州石兽》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小题1】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如其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B.是非木杮日中不至,则是无信C.湮于沙上果得于数里外D.僧募金重修乃石性坚重D

  【小题2】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阅十余岁 阅:

  不亦颠乎 颠: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尔辈不能究物理。

  翻译:

  众服为确论。

  翻译:

  【小题4】 下列四图,最接近老河兵对河中石兽原因分析的是( )(2分)

  答案

  【小题1】 C(2分)

  【小题2】阅:经过,过了。(1分)颠:通癫,疯狂。(1分)

  【小题3】(1)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2分)(2)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2分)

  【小题4】 A(2分)

  参考答案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意义指字词的含义,用法词的变用,哪一点相同都可以。了解文言常用字词多个义项,可直接判断,可用反选排除法。C项中的于都是在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如本题中阅是古今异义字中,颠通假字,要注意辨析。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比如物理古今异义,要有古义解释,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4】

  试题分析:从文中找到老河兵对河中石兽原因分析的句子,理解后据此选择答案。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052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过零丁洋文言文翻译

    过零丁洋文言文翻译   《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以下是“过零丁洋文言文翻译”,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过零丁洋   宋代:文天祥   辛苦…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49
  • 韦庄《应天长》原文及翻译赏析

      应天长   韦庄   别来半岁音书绝⑴,一寸离肠千万结⑵。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⑶。   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⑷。想得此时情切,泪沾红袖黦⑸。   注释   ⑴…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67
  • 《本草纲目?草部?盍藤子》 释名和主治文言文

    《本草纲目?草部?盍藤子》 释名和主治文言文   作者:李时珍   释名   象豆、盍子、合子。   气味   (仁)涩、甘、平、无毒。   主治   喉痹肿痛。用盍藤子烧过,研细…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7
  • “李骥,字尚德,郯城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李骥,字尚德,郯城人。举洪武二十六年乡试。入国学,居三年,授户科给事中。时关市讥商旅,发及囊箧,骥奏止之。寻坐事免。建文时,荐起新乡知县,招流亡,给以农具,复业者数千人。内艰去官,…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7
  • 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赋得自君之出矣 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注: ⑴赋得:凡摘取古人成句为题之诗,题首多冠以“赋得”二字。“自君…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7
  • 清白堂记

      【文言文】   一日,命役徒芟而辟之,中获废井。即呼工出其泥滓,观其好恶,曰:“嘉泉也”。乃扃而澄之,三日而后汲视。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渊然文余,绠…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1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