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者说文言文阅读练习

捕蛇者说文言文阅读练习

  捕蛇者说

  柳宗元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疏、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日:“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日:“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日:“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邪?”

  余闻而愈悲。孔子日:“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吾嗣为之十二年 嗣:后代

  B.若毒之乎 毒:痛恨,怨恨

  C.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往往:处处

  D.以尽吾齿 齿:年龄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啮人,无御之者 宁可以急相弃邪

  B、殚其地之出前人之述备矣

  C.则弛然而卧杀而鬻之

  D、苛政猛于虎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是古代文体名,内容大多是一事一议,也就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

  B.永州郊外出产一种奇异的毒蛇,朝廷每年都向百姓征收,弄得民不聊生,不能捕蛇抵押租税的百姓纷纷逃亡他乡。

  C.文章第四段写蒋氏自陈心曲,作者反复运用对比、衬托手法,使“赋敛之毒”比“异蛇之毒”更加怵目惊心。

  D.本文通过蒋氏祖孙三代人宁可死于毒蛇之害而免于苛税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的罪行。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B

  3.B

  4.(1)假使我不干这件差事,那早就困苦不堪了。

  (2)所以(我)为此事写了这篇“说”,期待(等待)着那些考察民情的人能了解这种情况。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056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学好文言文的方法指导

    学好文言文的方法指导   一、日积月累字求其训,句索其旨,这是我国宋代著名学者朱熹的读书经验。读文言文应该力求弄清楚每个字的词义,每句话的语意。然而,文言文的运用环境已经与现实环境…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2
  • 天净沙·冬原文及译文

      《天净沙·冬》是元曲作家白朴创作的小令。这首小令运用诗歌创作的传统手法,构成了诗的意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天净沙·冬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天净沙·冬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32
  • 欧阳修文集――卷七十一・居士外集卷二十一

      ◎策问五首试策八首   【问进士策题五道】   问:古之人作诗,亦因时之得失,郁其情于中,而发之于咏歌而已。一人之为咏歌,欢乐悲瘁宜若所系者,未为重矣。然子夏序《诗》,以谓&l…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58
  • “歌态晓临团扇静,舞容春映薄衫妍。”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歌态晓临团扇静,舞容春映薄衫妍”这两句写宴会上歌舞之态:歌女在乐器伴奏下,以嘹亮的歌喉,高唱《团扇郎歌》,感动了在场的听众,全场静静悄悄,唯有歌声在飘荡;…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5
  • 读千古奇文《滕王阁序》,竟有59个典故,不愧是“天下第一骈文”

    《滕王阁序》的“文”与“质”相得益彰,“景”与“情”珠联璧合,文章中的每一个字都流淌着王勃的情思,穿越千年时空,在这里默默滴等待着和我们相约。 在之前的文章里,我曾介绍过,王勃在《…

    2022年11月29日
    164
  • 初中文言文中的成语解释

    初中文言文中的成语解释   ·明察秋毫:能清楚地看到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比喻目光敏锐,连极小的事物都看得清楚。(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闲情记趣》)   ·挥汗…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11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