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文言文阅读练习及解析

《桃花源记》文言文阅读练习及解析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实词。(4分)

  (1)屋舍俨然: (2)鸡犬相闻:

  (3)咸来问讯: (4)皆叹惋:

  【小题2】下面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部分,哪一项不正确?( )(2分)A.此人一一为(桃花源中人)具言所闻,(渔人)皆叹惋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马)也 C.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D.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客)坐谈。

  【小题3】成语皆言简意赅,许多成语都语出有典,如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浓缩本文的故事而来,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2分)

  (1)林尽水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2分)

  【小题6】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3分)

  答案:

  【小题1】(1)整齐的样子 (2)可以互相听到 (3)都 (4)感叹、惋惜(4分)

  【小题2】A

  【小题3】世外桃源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脱离现实的美好场所或境地或环境幽美的地方。(2分)

  【小题4】(1)桃林早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1分)(2)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子之类的。(1分)

  【小题5】示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具言”的内容和“叹惋”的内容文中都没有具体体现,但读者结合文章可以想象到“具言”和“叹惋”的是桃源外世事变迁,人们饱经战乱之苦。(2分)

  【小题6】略。示例:寄寓了作者对美好的理想社会的追求,以及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理想无法实现的矛盾思想。“桃源”即代表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文中的渔人虽“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桃源并不存在,这样的理想无法实现。(3分)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2】本题考查文言句式的省略。A“渔人”应为“桃花源中人”。

  【小题3】本题考查对成语的认知能力。结合文章的内容来理解成语的意思即可。

  【小题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

  【小题5】本题是一道开放题。只要所选之句为读者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间,并能对此句作简要分析即可。

  【小题6】本题考查理解作者情感的能力。此题只要能围绕作者的矛盾思想来答,语言表述清晰流畅即可。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058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六国论

    朝代:宋代 作者:苏洵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古诗文 2020年3月6日
    551
  • 初中文言文阅读:旧唐书程务挺传

    初中文言文阅读:旧唐书程务挺传   程务挺,洺州平恩人也。父名振大业末仕窦建德为普乐令甚有能名诸贼不敢犯其境后历晋蒲二州刺史龙朔二年卒赠右卫大将军谥曰烈。   务挺少随父征讨,以勇…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5
  •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译文]  荷花已经落尽,连擎雨的荷叶也凋谢枯萎了;秋菊也已开败,却还有那挺拔的枝干在那里傲霜独立。 《赠刘景文》 苏轼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106
  •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阅读习题:拒贿却请传佳话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阅读习题:拒贿却请传佳话   明人许应逵,为东平太守,得论调去,吏民走送,哭泣不绝。许君晚至逆旅①,谓其曰:为吏无所有,只落得百姓几滴眼泪耳。仆叹曰:阿爷囊中不着一…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4
  • “商挺,字孟卿,曹州济阴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商挺,字孟卿,曹州济阴人。年二十四,汴京破,北走依冠氏赵天锡,与元好问、杨奂游。东平严实聘为诸子师。实卒,子忠济嗣,辟挺为经历,出为曹州判官。未几,复为经历,赞忠济兴学养士。 癸丑…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66
  • 七步诗文言文练习

    七步诗文言文练习   七步诗   文帝尝令东阿王①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8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