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子传》翻译

《方山子传》翻译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品行,乡里的游侠之士都推崇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方山子传》翻译,欢迎阅读。

  《方山子传》

  作者: 苏轼

  方山子(11),光、黄①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②为人,闾里③之侠皆宗④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⑤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⑥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⑦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⑧,余在岐山(12),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⑨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倘⑩见之欤?

  【注释】

  1、光、黄:即光州和黄州。光州和黄州邻接,宋时同属淮南西路。

  2、朱家、郭解:二人都是西汉时的游侠,喜替人排忧解难。

  3、闾里:乡里。

  4、宗:尊奉。

  5、折节:改变以往的志向行为。

  6、方山冠:汉代祭祀宗庙时乐舞者所戴的一种帽子。唐宋时,隐者常喜戴之。

  7、谪:降职。苏轼是在元丰三年(1080年)贬到黄州的。黄:今湖北黄冈。

  8、使酒:酗酒任性。

  9、前十有九年:即嘉祐八年(1063),作者任凤翔府签判。

  10、怒马:使马怒,即纵马向前。

  11、傥:或许。

  12、歧山:地名,指凤翔。

  13、方山子:即宋陈慥,字季常。晚年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下,苏轼在任凤翔签判时,与其相识。

  14、岐下:地名,指凤翔。

  15、岐亭:镇名,在今湖北麻城。

  16、屋:帽顶。

  17、精悍:精明强干。

  18、世有勋阀:世代有功勋,属世袭门阀。

  19、等:等同,相类似。

  20、阳狂:假装疯癫。阳,通“佯”,假装。

  21遁:隐居

  翻译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品行,乡里的游侠之士都推崇他。(等到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到了晚年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草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在山里来往,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哎,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在这里呢?”方山子也很惊讶,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回答,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仆都显出怡然自得的样子。

  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是酗酒任性,喜欢使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亭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的随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一鹊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山子拉紧缰绳,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隐居山中的人呢?

  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理应有官做,假如他能置身官场,到现在已得声名显赫了。他原本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同了。在河北地方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然而他都抛开不去享用,偏偏要来到穷僻的山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

  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异士,常常假装疯颠、衣衫破旧,但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214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渔家傲·秋思》中考试题集锦及阅读答案

    《渔家傲  秋思》中考题集锦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幽幽霜满地,人不寐,…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7
  • 描写秋天的唯美古诗

      秋天的古诗词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5
  •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朝代:清代作者:纳兰性德原文: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一作:…

    古诗文 2016年5月30日
    1.4K
  • “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译文]  翻手时是云,覆手时便成了雨;而轻薄之徒却还到处在纷纷侈谈交友之道,那些轻薄之徒多得不值得数。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39
  • 《代赠》阅读答案及解析

    代赠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 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 注释: 玉梯:指玉楼,即华丽的楼阁;同时也是楼梯的美称。 芭蕉不展:芭蕉的蕉心没有展开。 丁香…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42
  • “范缜①盛称无佛。”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2分) 范缜①盛称无佛。子良②曰:“君不信因果,何得有富贵贫贱?”缜曰:“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散,或拂帘幌坠茵…

    古诗文 2022年5月18日
    12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