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震难师文言文翻译

戴震难师文言文翻译

  《戴震难师》主要讲述戴震在求学阶段曾经问问题难住老师的故事。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

  作品原文

  先生(戴震)是年(这年戴震十岁)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老师)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朱熹)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

  译文

  戴震10岁的时候才会说话,大概是聪明累积得太久的缘故吧。跟随老师读书,(戴震)看一遍就能背下来,每天背几千字不肯停下来。老师教《大学章句》到《右经一章》以后,(戴震)问老师:“这凭什么知道是孔子的话,却由曾子记述?又怎么知道是曾子的意思,却是他的学生记下来的呢?”老师回答他说:“这是朱熹说的。”(他)马上问:“朱文公是什么朝代的人?”(老师)回答他说:“宋朝人。”(戴震问老师):“曾子,孔子是什么朝代的人?”(老师)说:“周朝人。”戴震追问道:“周朝和宋朝相隔多少年?”(老师)说:“差不多两千年了。”(戴震问老师):“既然这样,那么朱熹怎么知道?”老师没有什么可以拿来回答,说:“这个孩子非同一般。”

  注解

  先生:老师,这里指戴震。

  是年:在此文中指1733年,这年戴震十岁。

  少:年轻。

  乃能言:才能说话。

  盖:大概,推测

  蕴蓄:蕴藏,积累

  就傅:跟随老师。就:靠近。

  日数千言:字。

  休:停

  塾:私塾,指自家内设的学校。

  何以:“以何”,凭什么。

  孔子之言:话语。

  述:记述。

  门人:学生。

  应:回答。

  相去:相隔。去,距离。

  几何:多少。

  几:差不多。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

  此非常儿也:这不是一个平常的孩子。

  为:是

  非常:不寻常

  日:每天

  去:距离

  乃:才。

  就:跟随

  作者简介

  段玉裁:(1735—1815),中国清代经学家、文字音韵训诂学家。字若膺,号懋堂,晚年又号砚北居士,长塘湖居士,侨吴老人。江苏金坛市人。生于雍正十三年,卒于嘉庆二十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中乡试,入都会试,屡不中。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吏部铨授贵州玉屏县知县,后又为四川富顺、南溪和巫山知县。经10年,称疾告归乡里。58岁时移居苏州阊门外之枝园。

  相关链接

  先生是年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

  1.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日数千言不肯休(每天)(2)相去几何时矣(距离)(3)师无以应(回答)(4)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是)(代词,代曾子思想)(5)是年(这)

  2.用现代文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既然这样朱文公怎么知道这些?

  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

  跟随老师读书,看一遍就能背下来,每天背几千字不肯停下来。

  3.读了上文,你认为少年戴震有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勤学好问 善于思考 踊跃质疑

  4.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是不是也会时常遇到一些困惑?你尝到过怀疑的甜头吗?请简要谈谈这方面的经历。

  5.写出两则关于学贵有疑的名言。

  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陈献章

  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李四光

  6.有什么启发?

  应学习戴震勤于思考问题的精神

  敢于疑问,敢于质问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459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作文:记吾父

    文言文作文:记吾父   天雁落,孤鸿起,红竹清影,碧水斑驳。带华阳而披鹤氅,着谢屐而高歌所向。夕阳浅浅,晬容阳阳,屈神府而降百灵,舍簪笏以求清萍。便携秋杖,缓登绵山。山之所在,乃吾…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54
  • 【大石调】青杏子(花月酒家楼)

             曾 瑞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97
  • 吴文英《一寸金秋压更长》翻译赏析范文

      《一寸金·秋压更长》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压更长,看见姮娥瘦如束。正古花摇落,寒蛩满地,参梅吹老,玉龙横竹。霜被芙蓉宿。红绵透、尚欺暗烛。年年记、一种凄…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68
  • 刘长卿《晚次湖口有怀》阅读答案

    晚次湖口有怀(节选) 刘长卿 帝乡劳想望,万里心来去。 白发生扁舟,沧波满归路。 秋风今已至,日夜雁南度。 木叶辞洞庭,纷纷落无数。 14.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81
  • 赏析陈情表文言文

    赏析陈情表文言文   文学史上,臣属给皇帝的奏议,以情真意切、倾诉肺腑感人的,常把诸葛亮的《出师表》和李密的《陈情表》并提;以获得“高难度”的险助而又收“高效率”奇功的,则常把李斯…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7
  • 课内文言文教学总结

    课内文言文教学总结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屈原列传》),让学生解释句中虚词“以”的用法和意义,全班竟无一人准确回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蟹六…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