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偷光的文言文翻译注释

凿壁偷光的文言文翻译注释

  凿壁借光是出自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凿壁偷光的文言文翻译注释,欢迎阅读。

  原文

  匡衡⑴,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⑵,衡乃穿壁⑶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⑷大姓⑸文不识⑹,家富多书,衡乃与⑺其佣作⑻而不求偿⑼。主人怪⑽,问衡,衡曰:“愿⒁得主人书遍⑾读之。”主人感叹,资⒂给以书,遂⑿成大学⒀。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返。

  注释

  (1) 匡衡:西汉经学家。

  (2) 逮:到,及。不逮,指烛光照不到。

  (3) 穿壁:在墙上打洞。穿:凿。

  (4) 邑人:谓同县的人。古时“县”通称为“邑”。

  (5) 大姓:富户;大户人家。

  (6) 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

  (7) 与:帮助。

  (8) 佣作:被雇佣劳作。

  (9) 偿:值,指报酬(回报)。

  (10)怪:奇怪的’。

  (11)遍:尽。

  (12)遂:终于。

  (13)大学:有学识的人。

  (14)愿:希望。

  (15)资给:资助,供给。

  (16)得:得到。

  (17)屣:鞋子。

  (18)以:读。

  (19)解人颐:使人开怀大笑。颐,脸颊。

  (20)挫服:折服。

  (21)《诗》:此指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22)闻:听。

  译文: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隔壁烛光透不过来,匡衡就在墙壁凿了一个洞引进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但是不识字,家中富有,有很多藏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辛勤劳作,却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借给他书。最终匡衡成了有学识的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467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敬酬杜华淇上见赠兼呈熊曜》翻译赏析

      《敬酬杜华淇上见赠兼呈熊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杜侯实才子,盛名不可及。  只曾效一官,今已年四十。  是君同时者,已有尚书郎。  怜君独未遇,淹泊在他乡…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71
  • “山茗粉含鹰觜嫩,海榴红绽锦窠匀”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山茗粉含鹰觜嫩,海榴红绽锦窠匀。”这两句是说,寺僧以茶招待,此乃新烤的春茶,形似鹰嘴,嫩味可口;山间的石榴刚才发芽,红色嫩芽绽开平匀如锦。十个字用了六个形…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97
  • 《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原文及译文

      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其父,为县吏,得罪于令,收将杀之。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66
  • 陈太丘与友期 / 期行

    朝代:南北朝 作者:刘义庆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674
  • 有关于宋史文言文的原文和译文

      原文:   罗点字春伯,抚州崇仁人。六岁能文。登淳熙二年进士第,授定江节度推官。累迁校书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岁旱,诏求言,点上封事,谓:“今时奸谀日甚,议论凡陋。此风不革,陛下虽…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71
  •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