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偷光的文言文翻译注释

凿壁偷光的文言文翻译注释

  凿壁借光是出自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凿壁偷光的文言文翻译注释,欢迎阅读。

  原文

  匡衡⑴,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⑵,衡乃穿壁⑶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⑷大姓⑸文不识⑹,家富多书,衡乃与⑺其佣作⑻而不求偿⑼。主人怪⑽,问衡,衡曰:“愿⒁得主人书遍⑾读之。”主人感叹,资⒂给以书,遂⑿成大学⒀。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返。

  注释

  (1) 匡衡:西汉经学家。

  (2) 逮:到,及。不逮,指烛光照不到。

  (3) 穿壁:在墙上打洞。穿:凿。

  (4) 邑人:谓同县的人。古时“县”通称为“邑”。

  (5) 大姓:富户;大户人家。

  (6) 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

  (7) 与:帮助。

  (8) 佣作:被雇佣劳作。

  (9) 偿:值,指报酬(回报)。

  (10)怪:奇怪的’。

  (11)遍:尽。

  (12)遂:终于。

  (13)大学:有学识的人。

  (14)愿:希望。

  (15)资给:资助,供给。

  (16)得:得到。

  (17)屣:鞋子。

  (18)以:读。

  (19)解人颐:使人开怀大笑。颐,脸颊。

  (20)挫服:折服。

  (21)《诗》:此指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22)闻:听。

  译文: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隔壁烛光透不过来,匡衡就在墙壁凿了一个洞引进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但是不识字,家中富有,有很多藏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辛勤劳作,却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借给他书。最终匡衡成了有学识的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467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教学模式

    文言文教学模式   中学文言文教学由于受文言文语言特点的限制,加上教学观念的影响,现在,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的是串读串讲的方式。这种教学模式,教起来费时费力,学起来枯燥乏味,而且教与…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4
  • 《义猴之墓》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义猴之墓 山隅有一老圃,早失偶,惟一女远适他乡。猎者怜其孤,赠以猴。老者爱如赤子,每出必从,不链不掣,而不离不逸。如是者五年。一日,老者暴卒,猴掩门,奔其姐,泪如雨。曰:&ldqu…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32
  • “芳字八行清露重,珠笺一片碧云轻。”的意思鉴赏

    “芳字八行清露重,珠笺一片碧云轻。”这两句逸句是说,我二人相距遥远,思念殊深,今收到的这信笺虽然如彩云那样轻微,但是用秀丽的字迹写在纸上的情意,重如清晨的露…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9
  • 写安徽贵池·杏花村的诗词大全

    在安徽九华山的北面,有一座古城,这就是古代的秋浦县,也是唐代池州府的府治所在,今名贵池县。贵池城北瞰长江,洪波浩渺,千舶万舸,南望九华,碧嶂千里。这座古城据江左要冲,也是皖南的风景…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99
  • 正月崇让宅古诗原文

         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   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   蝙拂帘旌终展转,鼠翻窗网小惊猜。   背灯独共馀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      这是诗人…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41
  • 螺祖始蚕文言文翻译

      导语:嫘祖,又名累祖。中国远古时期人物。为西陵氏之女,轩辕黄帝的元妃。她发明了养蚕,史称嫘祖始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螺祖始蚕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黄帝战胜蚩尤后,…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