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朝三暮四》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朝三暮四》原文及翻译

  《朝三暮四》告诉我们做人不能朝三暮四,不能最后什么都得不到,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朝三暮四》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训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宋国(今商丘)有一个养猕猴的老人,他很喜欢猕猴,养的猕猴成群,他能懂得猕猴们的心意,猕猴们懂得那个人的心意。那位老人因此减少了他全家的口粮,来满足猕猴们的欲望。但是不久,家里缺乏食物了,他将要限制猕猴们的.食物,但又怕猕猴们生气不听从自己,就先骗猕猴们:“我给你们的橡树果实,早上三颗,晚上四颗,这样够吗?”众多猕猴一听很生气,都跳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又说:“我给你们的橡树果实,早上四颗,晚上三颗,这样足够吗?”猕猴们听后都很开心地趴下,都很高兴对那老人服服帖帖的了。

  注释

  狙(jū)公:养猴子的老头。

  解:了解,理解,懂得。

  狙:猴子。

  意:心意。

  得:懂得。

  得公之心:了解养猴老人的心思。

  损:减。

  口:口粮。

  充:满足。

  欲:欲望,要求。

  俄而:一会儿,不久。

  匮:缺乏。

  限:限制。

  恐:恐怕。

  驯(xùn):驯服,顺从,听从。引申为服服帖帖。

  诳(kuáng):欺骗。

  之:代词,它,代指猴子们。

  与:给。

  若: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代“你”、“你们”,文中指猴子们。

  芧(xù):橡树的果实,俗称“橡实”。

  朝:早上。

  足:够,足够。

  众:所有的。

  皆:都。

  起怒:一齐生气起来。怒:恼怒,生气。

  伏而喜:都很高兴地趴在地上(一般是动物感到满足时的动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638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王冕故事》阅读答案及翻译

    王冕故事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①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3
  • 望江南原文翻译及赏析

      《望江南·三月暮》作者为宋朝诗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月暮,花落更情浓。人去秋千闲挂月,马停杨柳倦嘶风。堤畔画船空。   恹恹醉,尽日小帘栊。宿燕夜归银烛外,流莺声在绿…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56
  • 苏轼《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二首其一》注释赏析

    苏轼《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二首其一》 但有尊中若下,何须墓上征西。 闻道乌衣巷口,而今烟草萋迷。   【注释】 (1)此诗作于哲宗元佑元年(1086)秋,作者约五十…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71
  •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译文及注释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译文及注释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去看看文中所描绘的美景,感受文中所表现的真挚友情。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译文及注释,一起来学习吧!   《…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36
  • 《岳阳楼记》说课稿3

    《岳阳楼记》的说课材料 我说课的篇目是<<岳阳楼记>>,这是人教版三年制初中语文第五册古文单元的精读课文. 一.说教材 (一).说课文内容 本文是一篇文质兼…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21
  •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文言文赏析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文言文赏析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赏析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①]。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