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徙知徐州文言文翻译

苏轼徙知徐州文言文翻译

  《苏轼徒知徐州》是一篇文言文章,讲述的是苏轼为抗灾做出的’贡献,赞颂他过家门不入的精神。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轼徙知徐州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文

  (苏轼)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奔走,吾谁与守?”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遂筑东南长堤。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①以守,卒全其城。

  注释

  ①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译文

  苏轼调任徐州。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水不断上涨不久就要泄进城里,城墙即将被冲毁,城里的富人争着逃出城去避难。苏轼说:“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呢?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 于是将富民们赶回城中。苏轼到武卫营,把卒长叫出来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你们虽然是禁军也要暂且为我效力。”卒长说:“太守您尚且不逃避洪水,我们这些小人应该为您效力。”于是卒长率领他的士兵拿着畚锸出营,修筑东南方向的长堤,堤坝从戏马台起,末尾与城墙相连。雨日夜不停,没有受损的城墙只有三板。苏轼天天住在城上,即使经过家门也不入,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终于保全了徐州城。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770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①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孔子曰:&ldq…

    古诗文 2022年5月18日
    143
  • 金菊对芙蓉(沙邑宰绾琴妓,用旧韵戏之)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浅拂春山,慢横秋水,玉纤间理丝桐。按清冷繁露,淡伫悲风。素弦瑶轸调新韵,颤翠翘、金簇芙蓉。叠蠲重锁,轻挑慢摘,特地情浓。泛商刻羽无穷。…

    古诗文 2020年5月26日
    516
  • 听老陈讲文言文作文

    听老陈讲文言文作文   俺,一小学六年级帅哥。   周末小学放假,高中不放,俺光荣地被老陈押到高一3班的后门口搬了个凳子坐下,当了一回编外的高中生,老陈还塞给我一本高一的语文教材。…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36
  • 《清史稿李鸿章传》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李鸿章,字少荃,安徽合肥人,道光二十七年进士。从曾国藩游,讲求经世之学。同治元年,遂命鸿章召募淮勇七千人,特起一军,是为淮军。外国人见其衣装朴陋,辄笑之,鸿章曰:“…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31
  • 文言文常见词用法

    文言文常见词用法   倍   (1)动词①加倍。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五蠹》)   一人予二十金,骨微伤一人倍之,伤肤。(《狱中杂记》)   ②增加。焉用亡邻以倍郑。(《烛之武…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39
  •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用实词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用实词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用实词1   1、故   ①故作名词用时也指事情。故,事也。   故重因果关系。指某种原因引起的事情,多是使人不愉快的麻烦的事。(现代汉语中…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2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