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常用实词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用实词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用实词1

  1、故

  ①故作名词用时也指事情。故,事也。

  故重因果关系。指某种原因引起的事情,多是使人不愉快的麻烦的事。(现代汉语中:事故,变故。)

  ②《广韵》旧也。故的反义词新、今。

  作为时间观念,指过去的、从前的。故都,过去的国都。故乡,从前的家乡。故人,旧友,从前的相知。

  ③原因,缘故。④故意⑤通固,本来。⑥所以,因此。

  2、覆

  ①覆,《集韵》反也。特指向上事物的向下翻转或倾倒。

  ②遮盖、掩蔽③翻转过来④倾覆,颠覆

  3、更

  ①《说文》更与改互训。(改变、更换)

  更侧重于前后相续,是以一个顶替另一个的相互交换;就新旧来说,更不是除旧布新,而是推陈出新。

  ②经过,经历。③抵偿④另,另外。引申:再。

  ⑤更加⑥副词,重新。⑦五更

  这篇中考语文文言文常用实词的内容,希望会对各位同学带来很大的帮助。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用实词2

  相(xiāng)

  (1)名词。

  读xiàng,丞相,宰相。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2)副词。

  ①互相。如: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

  ②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如: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

  信(xìn)

  (1)名词。

  信义,信用。如:日中不至,则是无信(《陈太丘与友期》)

  (2)动词。

  ①相信。如:吾尝疑乎是,仅以蒋氏观之,犹信(《捕蛇者说》)

  ②信任。如: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出师表》)

  (3)形容词。

  诚实,真实。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4)副词。

  确实。如: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隆中对》)

  兴(xīng)

  (1)名词。

  读xìng,兴致。如: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如梦令》)

  (2)动词。

  ①起。如: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核舟记》)

  ②兴起。如: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

  ③使……兴盛。如:若无兴德之言(此处“兴”为形容词使动用法)(《出师表》)

  ④复兴。如: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出师表》)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用实词3

  1、道

  ①本义,道路。②规律,道理。

  ③引申:学说、思想。(道理、主张)

  ④引申:引用、称述别人的话、说法、事迹。(说、谈论)

  ⑤比喻,人生所应遵循的社会准则。(带有根本性、原则性。)⑥从,由。

  2、得

  ①得,获得,得到。(找到)语境义,得声,得形,得味,得道……

  ②“得”,行为实现的现实性。(能够)

  3、定

  ①“定”,《说文》“安也”。与“动”反义。

  安定、稳定;平定。

  (定婚,重在婚约的确定;订婚,重在双方同意。协定,重在共同决定;签订,重在双方协商。定金;订金)

  “定金”、“订金”,在汉语中是一对同音异义词,别看仅一字之差,但在法律上的意义却大相径庭,不少人都曾掉入“定金”与“订金”的陷阱。究竟两者的区别何在呢?

  “定金”指合同当事人为保证合同履行,由一方当事人预先向对方缴纳一定数额的钱款。《合同法》第115条规定:“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此外,定金必须以书面形式签订,且定金的总额不得超过合同标的的20%.

  “订金”严格地说不是一个规范的概念。《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8条规定:“当事人交付留置金、担保金、保证金、订约金、押金或者订金等,但没有约定定金性质的,当事人主张定金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所以,除非合同作明确约定外,合同履行的“订金”作为预付款的一部分,只能抵充房款。无论哪一方不履行,只要将其如数返还给付订金的一方即可。

  ②决定,确定。③副词,到底,究竟。④一定(后起义)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用实词4

  1、察

  ①察,《说文》“复审也”。“察”是对已知但却知之不深,知之不详的事物进行仔细、详尽、反复的观测、考核,目的是弄清楚事物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变化过程,是把事情看得一清二楚。

  ②“察”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如观察、省察、体察、考察、访察、核察……,这些“察”都为了了解真相。

  ③举荐。④“察”的结果是明:“察察”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2、病

  ①病,《说文》“疾加也”。一般的病称“疾”,重病称“病”。

  ②引申:凡疲劳过度、饥饿过度造成的困苦不堪、软弱无力的状态也叫“病”。

  ③引申:心理状态,忧虑、担心、苦恼、困顿

  比较:病;疾

  3、彻

  ①“彻”,《说文》“通也”,《小尔雅·广诂》“达也”。(通达;贯通。)

  ②“彻”表通时重在一通到底,是由此及彼、由外及里、从头到尾、从上到下的贯通。(深透;透彻。)

  ②中古之后,“彻”更广泛地用于声音、颜色、光线、温度、气味等的渗透到底上。(日光下彻;穿透)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984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教学反思范文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文言文的教学,我们一贯强调要多读多背。诚然,多读多背并没有错,但却很容易导致过分强调诵读而忽视了对文章词句和整个内容的理解。有的教师在讲课前要…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50
  • 宋人及楚人平

    朝代:先秦 作者:公羊高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外平不书,此何以书?大其平乎己也。何大其平乎己?庄王围宋,军有七日之粮尔!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于是使司马子反乘堙而窥宋城。宋华…

    古诗文 2020年3月7日
    775
  • 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阅读答案及赏析

    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陈亮 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79
  •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意思及全文翻译赏析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译文]  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出自]  南北…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113
  • “荀勖,字公曾,汉司空爽曾孙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荀勖传 荀勖,字公曾,汉司空爽曾孙也。父肸(xī),早亡。勖依于舅氏。岐嶷①夙成,年十余岁能属文。既长,遂博学,达于从政。仕魏,辟大将军曹爽掾,迁中书通事郎。爽诛,门生故吏无敢往者…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5
  • 韦庄《焦崖阁》原文、注释和鉴赏

    韦庄《焦崖阁》 李白曾歌蜀道难,长闻白日上青天。 今朝夜过焦岩阁,始信星河在马前。   【注释】 (1)焦岩阁:在今陕西省洋县北五十里的焦阁山上。作者于昭宗干宁四年(89…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6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