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求学文言文翻译解释

王充求学文言文翻译解释

  东汉思想家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他小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在乡里以孝顺母亲被称赞。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王充求学文言文翻译,一起来看一下吧。

  王充求学

  原文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徙焉。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选自范晔《后汉书·王充传》)

  阅读训练及答案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徙焉(搬迁到这里) 师事(以老师的礼节侍奉) 辄(就) 遂(于是)

  2、翻译文中“好博览而不守章句”(要求补出省略成分)。(王充)喜好读书且不被书中的句子所束缚。

  3、王充的“好博览而不守章句”是指王充的(D)

  A、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B、学习内容、学习方法

  C、学习内容、学习态度 D、学习方法、学习范围

  分析:本文叙述了王充求学的故事,其中的“好博览而不守章句”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

  译文

  王充字仲任,是会稽上虞人,他的祖先从魏国元城郡迁徙而来。王充小时候是孤儿,在乡里以孝顺被称赞。后来到京师,在太学求学,跟一个叫班彪的扶风师学习。王充喜欢读书,而且无书不读,没有特别的.限制。由于家里穷,没有书可读,他常在洛阳的市集上游走,看人家卖的书,看过一次后就能背诵,因此,对各家各派的学说都很熟悉。

  注释

  会稽上虞:古地名,今浙江绍兴一带。 先:祖先。

  孤:指小的时候死了父亲。 称:以……被称赞。

  徙焉:搬迁到这里。徙,迁移。焉,指示代词兼句末语气词,相当于“于是”、“于此”。

  太学: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扶风:古地名,今陕西境内。

  而:而且。 辄:就。

  遂:于是,就。 肆:店铺。

  扶风班彪:扶风人班彪,汉代著名史学家,班固的父亲,《汉书》是他草创的。

  王充:东汉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著有《论衡》,认为天是自然存在的,反对“天人感应”,认为世界上没有鬼神,批判迷信鬼神的思想。

  京师:首都。东汉的首都是洛阳。

  班彪:汉代著名学者、史学家。班固的父亲,草创了《汉书》

  师事:以师礼相待。

  寓意

  《论衡·别通》: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痈者也。多读书,读好书,面要广。要学会理解,不能死记硬背。

  感受

  我们应该珍惜现在学习的大好时光,学习王充爱学和好学的精神和灵活的学习方法。

  王充简介

  王充是东汉时期杰出的思想家。他小时候不但聪明而且用功。6岁开始识字读书,8岁被送入本乡书塾。20岁时,王充到洛阳的太学里去求学,他还感到不满足,就用课余时间读各种书。日子久了,他把太学里收藏的书几乎都读遍了,又去街市的店铺里找书来读。王充读书十分认真,记忆力又强,一部新书,读过一遍就能把主要内容记下来。就这样,他的知识越来越多。

  因为王充对朝廷的腐败看不惯,所以不做官,一生大都在家里写书。《论衡》就是他的有名的著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775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齐天乐·送童瓮天兵后归杭

    朝代:元代 作者:詹玉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相逢唤醒京华梦,吴尘暗斑吟发。倚担评花,认旗沽酒,历历行歌奇迹。吹香弄碧。有坡柳风情,逋梅月色。画鼓红船,满湖春水断桥客。当时何限俊侣…

    古诗文 2020年3月8日
    671
  • 钱起《县中池竹言怀》阅读答案

    县中池竹言怀 钱起 官小志已足,时清免负薪。 卑栖且得地,荣耀不关身。 自爱赏心处,丛篁流水滨。 荷香度高枕,山色满南邻。 道在即为乐,机忘宁厌贫。 却愁丹凤诏,来访漆园人。 注:…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66
  • 《饮马长城窟行》译文及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   魏晋:陈琳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4
  • “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全诗赏析

    “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出自 耒阳溪夜行 戎  昱 乘夕棹归舟,缘源路转幽。 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 岚气船间入,霜华衣上浮。 猿声虽此夜,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1
  •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将为穹谷嵁岩渊池于郊邑之中,则必辇山石,沟涧壑,陵绝险阻,疲极人力,乃可以有为也。然而求天作地生之状,咸无得焉。逸其人,因其地,…

    古诗文 2020年3月6日
    585
  • 《易传·彖传下·蹇》文言文译文及注释

    《易传·彖传下·蹇》文言文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蹇,难也,险在前也。见险而能止,知矣哉。蹇利西南,往得中也。不利东北,其道穷也。利见大人,往有功也。当位贞吉,以正邦也。蹇…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8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