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立木文言文翻译

商鞅立木文言文翻译

  商鞅立木是战国时期发生在秦国国都市的一个事件。下面请看商鞅立木文言文翻译的详细内容!

  【原文】

  商鞅变法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之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其后民莫敢议令。

  【注释】

  (1)令:指变法的命令

  (2)既:已经

  (3)具:准备

  (4)恐:害怕

  (5)信:信任,信赖

  (6)乃:于是

  (7)募:广泛征求

  (8)徙:搬放

  (9)置:到

  (10)金:古代货币单位(古时一金为二十两银子,十金即二百两,五十金即一千两)

  (11)怪:(形作意动)感到奇怪

  (12)复:又

  (13)辄[zhé]:就

  (14)予:给予

  (15)以:用来

  (16)欺:欺骗

  (17)卒:终于,最终

  (18)市:贸易市场

  (19)商鞅:春秋时秦国重臣

  【翻译】

  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命人)在都城市场南门前放置一根高三丈的木头,招募(能)搬到北门的人,给予十金。百姓看到后对此感到奇怪,没有人敢去搬木头。(商鞅)又说:“能搬木头的人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搬了木头,就给了他五十金,以此来表明没有欺骗(百姓)。最终颁布了那法令。

  变法令颁布了一年,秦国百姓前往国都控诉新法使民不便的数以千计。这时太子也触犯了法律,公孙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施行,就在于上层人士带头违犯。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便将他的老师公子虔处刑,将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以示惩戒。”第二天,秦国人听说此事,都遵从了法令。新法施行十年,秦国出现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太平景象,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再行私斗,乡野城镇都得到了治理。这时,那些当初说新法不便的人中,有些又来说新法好,公孙鞅说:“这些人都是乱法的刁民!”把他们全部驱逐到边疆去住。此后老百姓不敢再议论法令的是非。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788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作品介绍】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是柳宗元的七绝,诗中通过怀念友人而又不能相见引起的深深遗憾,曲折地表现出诗人渴望自由但又得不到自由的内心矛盾。全诗言简意深,蕴涵丰富,向来被…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84
  • 陈三立《吴昌硕墓志铭》原文阅读及译文

      :   丁卯岁之十一月六日,安吉吴先生卒于沪上。居沪士大夫与其游旧诸门弟子,及海东邻国游客侨贾慕向先生者,类相率奔走吊哭。   盖先生以诗书画篆刻负重名数十年。其篆刻本秦汉印玺…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67
  • 文言文的作文

    文言文的作文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一起来看看文言文的作文,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第一次学文言文  星期五上午,陈老师为我们上了一节文言文课。直到现在,这…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55
  • 《对牛弹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对牛弹琴     【原文】     公明仪为①牛弹清角之操②,伏③食如故④。非牛不闻,不合其耳⑤也。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70
  • 司马光《孙权劝学》鉴赏

    司马光《孙权劝学》鉴赏   《孙权劝学》告诫人们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无论一个人先天天赋多好,如果后天不学习依然不能成功,相反一个人即使基础差,但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能学到知识,…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59
  • “椒房金屋何曾识,偏向贫家壁下鸣”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椒房金屋何曾识,偏向贫家壁下鸣。”这两句表面是说,蟋蟀不到也到不了权门豪贵人家贵妇人的居室去鸣叫,偏偏在贫穷人家墙壁下,喋喋不休地喧闹。诗的本意在以&ld…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