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立木文言文翻译

商鞅立木文言文翻译

  商鞅立木是战国时期发生在秦国国都市的一个事件。下面请看商鞅立木文言文翻译的详细内容!

  【原文】

  商鞅变法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之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其后民莫敢议令。

  【注释】

  (1)令:指变法的命令

  (2)既:已经

  (3)具:准备

  (4)恐:害怕

  (5)信:信任,信赖

  (6)乃:于是

  (7)募:广泛征求

  (8)徙:搬放

  (9)置:到

  (10)金:古代货币单位(古时一金为二十两银子,十金即二百两,五十金即一千两)

  (11)怪:(形作意动)感到奇怪

  (12)复:又

  (13)辄[zhé]:就

  (14)予:给予

  (15)以:用来

  (16)欺:欺骗

  (17)卒:终于,最终

  (18)市:贸易市场

  (19)商鞅:春秋时秦国重臣

  【翻译】

  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命人)在都城市场南门前放置一根高三丈的木头,招募(能)搬到北门的人,给予十金。百姓看到后对此感到奇怪,没有人敢去搬木头。(商鞅)又说:“能搬木头的人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搬了木头,就给了他五十金,以此来表明没有欺骗(百姓)。最终颁布了那法令。

  变法令颁布了一年,秦国百姓前往国都控诉新法使民不便的数以千计。这时太子也触犯了法律,公孙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施行,就在于上层人士带头违犯。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便将他的老师公子虔处刑,将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以示惩戒。”第二天,秦国人听说此事,都遵从了法令。新法施行十年,秦国出现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太平景象,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再行私斗,乡野城镇都得到了治理。这时,那些当初说新法不便的人中,有些又来说新法好,公孙鞅说:“这些人都是乱法的刁民!”把他们全部驱逐到边疆去住。此后老百姓不敢再议论法令的是非。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788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浪淘沙·秋

    朝代:明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塞下景荒凉,淡薄秋光,金风淅淅透衣裳。读罢安仁《秋兴赋》,憀栗悲伤。廿载住边疆,两鬓成霜,天边鸿雁又南翔。借问夏城屯戍客,是否思乡?

    古诗文 2020年3月17日
    660
  • 描写离情别绪的古诗

      1、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9
  • 《子思论才》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子思论才 子思言苟变①于卫侯②日:“其才可将五百乘③。”公日:“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日:&…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102
  • 白居易《除夜》崔涂《除夜有怀》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除 夜 白居易 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 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 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 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 除夜有怀 崔  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4
  • 晏子治东阿原文及翻译、注释、启示

      《晏子治东阿》出自《晏子春秋》卷七,作者是西汉的刘向。以下是晏子治东阿原文及翻译、注释、启示的相关介绍,欢迎阅读。 原文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 :“…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83
  • 叹老三首――白居易诗词全集

    叹老三首 [唐] 白居易 晨兴照青镜,形影两寂寞。少年辞我去,白发随梳落。 万化成于渐,渐衰看不觉。但恐镜中颜,今朝老于昨。 人年少满百,不得长欢乐。谁会天地心,千龄与龟鹤。 吾闻…

    古诗文 2022年10月6日
    8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