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文言文翻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文言文翻译

  导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以下是小编整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文言文翻译,以供参考。

  作品原文

  孟子曰:“天时1不如地利2,地利不如人和3。”

  三里之城4,七里之郭5,环6而攻之7而8不胜。夫9环而10攻之,必有得天时11者矣;然而不胜者,是12天时不如地利也13。

  城非不高也14,池15非不深也,兵革16非不坚利17也,米粟18非不多19也;委20而21去22之23,是24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25曰:域26民不以27封疆之界28,固29国30不以山溪31之险32,威33天下不以34兵革35之利。得道者36多助,失道者37寡38助。寡助之至39,亲戚畔40之;多助之41至42,天下顺43之。以44天下之45所顺,攻亲戚46之所畔,故47君子有48不战,战必胜49矣。 ”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

  2.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3.人和:指得人心,上下团结。

  4.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城:内城。

  5.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6.环(huán):包围。

  7.之:代这座城

  8.而:连词表转折。

  9.夫:句首发语词,不译。

  10.而:连词表递进。

  11.天时:指有利于攻战的自然气候条件。

  12.是:这。

  13.也:表判断语气,“是”。

  14.城非不高也:城墙并不是不高啊。非:不是。

  15.池:护城河。

  16.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17.坚利:坚固精良。利:精良。

  18.米粟(sù):粮食。

  19.多:充足。

  20.委:抛弃。

  21.而:然后

  22.去:离开。

  23.之: 代词,代“城”。

  24.是:代词,这

  25.故: 所以。

  26.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27.以: 凭借。

  28.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封,划定。封疆:疆界、边境。

  29.固:使……巩固。

  30.国:国防。

  31.山溪:山河。

  32.险:险要的地理环境。

  33.威:威服。

  34.以:凭借,依靠之意。

  35.兵革:本意是“兵器和铠甲”,比喻“武力、军事”。

  36.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什么的人,此处特指君主。道,正义。下同。

  37.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

  38.寡:少。

  39.之至:到达极点。

  40.畔:通“叛”,背叛。

  41.之:意思是“到、到达”。

  42.至:意思是“极点”。

  43.顺: 归顺,服从。

  44.以: 凭借。

  45.之: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6.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47.故:所以。

  48.有:要么,或者。

  49.胜:取得胜利。

  作品译文

  孟子说:“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尖利,粮食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它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疆域的界限,使国防巩固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人,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创作背景

  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出身于鲁国贵族,他的祖先即是鲁国晚期煊赫一时的孟孙。但当孟子出生时,他的家族已趋没落。春秋晚期的大混乱,使他们的家族渐趋门庭式微,被迫从鲁迁往邹。再以后历事维艰,到孟子幼年时只得“赁屋而居”了。 孟子父母的状况,今已不可考。流传下来的只知孟子幼年丧父,与母亲过活。为了孟子的读书,孟母曾三次择邻而居,一怒断机。 孟子从40岁开始,除了收徒讲学之外,开始接触各国政界人物,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自己的思想学说和政治主张。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倡“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孟子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797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唐诗烈女操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孟郊

    作者:孟郊 朝代:〔唐代〕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贞女贵殉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古井水 一作:井中水) 烈女操译文及注释 烈女操韵译 雄梧雌桐枝叶覆盖相守…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23
  • 古诗后宫词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白居易〔唐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后宫词译文及注释 后宫词译文 泪水湿透了罗巾无法入睡好梦难成,深夜时分听到前殿传来…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21
  • 刻舟求剑求的意思是什么

    词目 刻舟求剑发音 kè zhōu qiú jiàn释义 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出处 《吕氏春秋·察今》》…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21
  • 郭隗先生日文言文翻译

    郭隗先生日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郭隗先生日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53
  • 写相如琴台·文君井的诗词大全

    相如琴台与文君井,在四川邛崃县文君井公园内,为当年卓文君当垆的酒肆故址。2000多年前,西汉文豪司马相如客居临邛故城,临邛首富卓王孙之女卓文君新寡。相如文名盖世,文君美艳绝伦。一日…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236
  • “近水楼台先得月 向阳花木易为春”的意思及作者出处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的意思是,靠近水边的楼台因为没有树木的遮挡,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而迎着阳光的花木,光照自然好得多,所以发芽就早,最容易形成…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6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