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尝有疑狱文言文翻译

梁尝有疑狱文言文翻译

  导语:《梁尝有疑狱》选自《新序·<杂事>四》。《新序》,西汉刘向撰。原本三十卷,至北宋初仅存十卷。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梁尝有疑狱文言文翻译,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梁尝有疑狱文言文原文

  梁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半以为无罪,虽梁王亦疑。梁王曰:“陶之朱公①,以布衣富侔②国,是必有奇智。”乃召朱公而问曰:“梁有疑狱,狱吏半以为当罪,半以为不当罪,虽寡人亦疑,吾子决是,奈何?”朱公曰:“臣,鄙民也,不知当狱。虽然,臣之家有二白璧,其色相如也,其径相如也,其泽相如也,然其价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王曰:“径与色泽相如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何也?”朱公曰:“侧而视之,一者厚倍,是以千金。”梁王曰:“善,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梁国大悦。

  由此观之,墙薄则亟坏,缯③薄则亟裂,器薄则亟毁,酒薄则亟酸。夫薄而可以旷日持久者,殆未有也。故有国富民施政教者,宜厚之而可耳。

  (选自刘向《新序》)

  注释

  ①陶之朱公:即范蠡(lí),相传他辅佐越王勾践灭吴之后,隐居陶山,改名朱公。

  ②侔(móu):等同。

  ③缯(zēng):丝织品的总称。

  梁尝有疑狱文言文翻译

  梁国曾经有一件难以断定的案件,大臣们有些认为应当判有罪,有些人认为是无罪。即使是梁王也很疑惑。梁王道:“陶朱公(即范蠡),凭借平民的身份而做到举国首富,这必定是因为他有超乎常人的智慧。”于是就召来范蠡问他说:“梁国有一件难以断定的.案子,断案的人一半认为有罪一半认为没有罪,即使是我也很疑惑,先生你来判断一下这个案件,怎么样?”范蠡说:“我是个卑贱的小民,也不懂得如何断案,虽然这样,(大王让我断我举个例子)我家有两块白玉璧,它们的颜色都一样,大小也一样、光泽也一样,但是它们的价钱,一块卖千金,一块卖五百金”。王说:“玉大小与色泽都一样,一块卖千金,一块卖五百金,为什么?”范蠡说:“从侧面看它,一块比另一块厚了一倍,所以价值千金”。梁王说:“好。”所以案件有了疑难,就不判罪,赏赐时有了疑难,便全部赏赐。梁国的臣民都很高兴。

  由此看来,墙薄了就容易坍塌,丝织品薄就容易裂开,器物太薄就容易毁坏,酒太薄就容易发酸。那些薄的事物能够保持很长时间的,那是从来没有的。所以享有国家权力畜养人民,施行政治教化的君主,应该厚德对待人民,就可以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2280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巢谷传文言文的翻译

    巢谷传文言文的翻译   巢谷传是苏辙所写的一篇文言文,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信息,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巢谷,字元修。父中世,眉山农家也,少从士大夫读书,老为里校师。谷幼传父学,虽…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56
  • 《炳烛而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炳烛而学 炳烛而学一词为师旷劝谏晋平公不要因为年老而放弃学习所设之比喻。 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62
  • 《捕蛇者说》ppt课件(19页)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字子厚,河东解(现在山西运城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 唐宋八大家之一,另外七位分别是:韩愈、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 说,…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21
  • 《百家姓惠》文言文阅读

    《百家姓惠》文言文阅读   历史来源   「惠」源出:   出自姬姓。以谥号为氏。周朝有君王名阆,于公元前676-前652年在位,死后谥号为"惠",史称周惠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3
  • “史臣侍中郑国公魏徵曰”文言文阅读

    “史臣侍中郑国公魏徵曰”文言文阅读   史臣侍中郑国公魏徵曰:高祖拔起垅亩,有雄桀之姿。援旗北迈,义在勤王,扫侯景于既成,拯梁室于已坠。于时内难未弭,外邻勍①敌,然志度弘远,怀抱豁…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7
  • “卓茂尝出门,有人认其马”原文及译文

      原文   卓茂尝出门,有人认其马。茂问之曰:“子亡马几何时矣?”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而自挽车去。将去,顾而谓曰:“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6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