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好文言文翻译

如何学好文言文翻译

  进入中学,同学们开始接触文言文,这是语文课学习中的一个难点。那么如何学好文言文翻译呢?下面和小编看看吧!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而记录这些成果的书,都是用文言写作的。因此,学好文言文对阅读古籍图书,了解我国古代社会,汲取中国古典文化都具有极大的好处。对中学生来说,学校文言文还是中考和高考要求的一项能力,而初中是否有文言基础,则相当关键。文言文翻译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点,学生有时候不太理解当时的语序或则规范,这就容易出错,有时候还闹出不必要的笑话

  如何学好文言文翻译

  一、增

  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

  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

  例3:“君与具来。”“与”后省略了宾语“之 ”。 2、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

  例:“不治将益深”是一个假设句,译句:“(如果)不治疗就会更加深入”。

  二、删

  就是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

  例1:“夫战,勇气也。”译句:“战斗,靠的是勇气”。“夫”为发语词,删去不译。

  例2:“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句:“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译。

  例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句:“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存在了。”“也”为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

  三、调

  就是调整,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才能使译句通顺。这就需要调整语句语序,大体有四种情况:

  1、前置谓语后移

  例:“甚矣!汝之不惠。”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 2、后置定语前移

  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可调成“能面刺寡人之过的群臣吏民”。

  3、前置宾语后移

  例:“ 何以战?”可调成“以何战”。

  4、介宾短语前移。“ 还自扬州。”可调成“自扬州还”。

  四、留

  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译句:“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庆历四年”为年号,“巴陵郡”是地名,可直接保留。

  五、扩

  就是扩展。

  1、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 例:“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译句:“变更你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么怎么样呢?”“役”、“赋”扩展为双音节词。

  2、对于一些紧缩复句或言简义丰的句子,在翻译时,要根据句义扩展其内容,才能使意思表达清楚。

  例:“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译句:“使敌人降服,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

  六、缩

  就是凝缩,文言文中的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实用繁笔,在翻译时应将其意思凝缩。

  例:“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译句:“(秦)有吞并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七、直

  即直译,就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词句进行对等翻译的今译方法。对于文言文的实词、大部分虚词、活用词和通假字,一般是要直接翻译的,否则,在考查过程中是不能算作准取得翻译。

  例:“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句:“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八、意

  即意译,就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文言文中的一些修辞格如比喻、互文、借代、婉曲等,不能直译的要恰当处理,将其意译。

  1、互文不可直译

  互文,上下文各有交错而又相互补足,交互见义并合而完整达意。

  例1:“秦时明月汉时关”译句:“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例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可译为:“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而归。”

  2、比喻

  例:“金城千里”中的“金城”,不能译为“金子修筑的城”或“金属修筑的城”,可译为“钢铁般的城防”或“坚固的城防”。

  3、借代

  例:“臣本布衣”中的“布衣”代未做官之人,“万钟于我何加焉”中的“万钟”代高官厚禄等。“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代指老人,“垂髫”代指孩子。

  4、婉曲

  主要是避讳。如把国王的死说成“山陵崩”,把自己的死说成“填沟壑”,还有把上厕所说成“更衣”。

  九、替 就是替换。

  1、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把古词替换成同义或近义的现代词或词组。 例1:“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这句中的“愚”,要换成“我”;“悉”,要换成“都”;“咨”,要换成“商量”。

  例2:“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要换成“出身卑微,见识短浅”。

  2、把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替换成现代词或结构。 例:“然则”:换成“ 既然这样,那么”;

  “何以?”换成“根据什么”。

  十、选

  就是选择,文言文中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现象很常见,因此要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才能使句子正确。

  例:“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是一个多义词,它有“兵器;士兵、军事、战争”等义项。例句中的“兵”翻译时应选择“兵器”。

  为便于同学们记忆,特将文言文的翻译方法编成一段顺口溜:

  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

  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2281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史达祖《三姝媚·烟光摇缥瓦》

    史达祖 烟光摇缥瓦,望晴檐多风,柳花如洒。锦瑟横床,想泪痕尘影,凤弦常下。倦出犀帷,频梦见、王孙骄马。讳道相思,偷理绡裙,自惊腰衩。 惆怅南楼遥夜,记翠箔张灯,枕肩歌罢。又入铜驼,…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78
  • 每首都有一个千古名句!这50首经典唐诗你会背几首?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02-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

    2022年10月24日
    82
  • 《孟母不欺子》文言文翻译

    《孟母不欺子》文言文翻译   导语:对文言文《孟母不欺子》的翻译,有兴趣的可以进行阅读。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孟母不欺子》文言文翻译,供各位参阅,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孟母不欺子》…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84
  • “衣带无情有宽窄,春烟自碧秋霜白”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衣带无情有宽窄,春烟自碧秋霜白”这两句写一个女子相思之情,说她愁思积郁,以致身体消疲,衣带宽松;春日风光绮丽,风和日暖,她的心情却如“秋霜&r…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71
  • “袁公讳可立,字礼卿,别号节寰”阅读答案

    袁公讳可立,字礼卿,别号节寰。生而警颖,有奇质。登进土,初授苏州府推官。石守昆玉,治苏有清卓声。以强项忤中丞某,中丞劾其不职。得旨,下所司勘问。一时李官惧获罪中丞,无敢直石守者。公…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4
  • 与顾章书文言文的翻译

    与顾章书文言文的翻译   此文描写故乡山水赏心悦目的情韵和灵趣,表现作者回归自然的欢愉和对自由人生的积极追求,同时也反映他对人世的退避。以审美的视角看山水,既有争霞蓄翠的浓重的色彩…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5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