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秋文言文及翻译

奕秋文言文及翻译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奕秋文言文及翻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奕秋文言文及翻译

  原文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选自《孟子·告子上》

  译文

  孟子说:对于君王的不聪明,不必奇怪。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长的东西,(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没有能生长的。我见君王的次数很少,我一离开他,那些给他泼冷水的人马上又围上去了,(这样,)我对他刚有的那点善心的.萌芽又能怎么样呢?(好比下棋,)下棋作为技艺,是小技艺;不专心致志,就学不到手。 奕秋是全国的下棋圣手,让他教两个人下棋。一个人专心专意,只听奕秋的话。另一个呢,虽然听着,但心里却想着有只天鹅快要飞来,要拿起弓箭去射它。这样,即使跟人家一道学习,他的成绩也一定不如人家的。是因为他的聪明不如人家吗?自然不是这样的。

  注释

  解释句子加点词

  (1)使奕秋诲二人奕 使:(让 ) 诲:( 教)

  (2)有鸿鹄将至 至:(来 )

  (3)思援弓缴而射之 援:(引 )

  (4)为是其智弗若与 智:( 智慧)

  解释句中之字用法、意义

  (1)通国之善弈者也 ( 的)

  (2)吾欲之南海 (去)

  (3)一人虽听之 (代词)

  (4)思援弓缴而射之 (代词)

  道理:

  说明学习要专心致志,不可一心二用,否则什么也学不会 。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2292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这两句是说,站在浔阳楼上,看见的是近处的长江水清见底,远处青翠的庐山高耸入云。俨然一幅宽广寥阔、山青水秀、色彩鲜明、景象逼真的山…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81
  • 苏轼《醉白堂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醉白堂记 【宋】苏轼 故魏国忠献韩公①,作堂于私第之池上,名之曰“醉白”。取乐天《池上》之诗,以为醉白堂之歌。意若有羡于乐天而不及者。天下之士,闻而疑之,以…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54
  • 齐人有好猎者的启示

    【寓意】 1、人在遇到困难时,不可勉为其难,有时后退是为了更好的前进。 2、想要做好一件事,必须先做好充足的准备。 【启示】 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我们办事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不…

    古诗文 2022年5月21日
    193
  • 答司马谏议书文言文

      〔宋〕王安石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55
  • 郑人买履所有之的意思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量好的尺码)其坐。至之(去/到)市,而忘操之(量好的尺码)。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量好的尺码)。及返,市…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229
  • “田京,字简之,世居沧州”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田京,字简之,世居沧州。举进士,调蜀州司法参军。赵元昊反,侍读学士李仲容荐京知兵法,召试中书,擢通判镇戎军。夏守赟为陕西经略使,奏兼管勾随军粮料。入对,陈方略,赐五品服。 又参夏竦…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