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鉴赏

  诗人赞美了春天美好的景象,同时也道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历来也被传为名句。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咏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访”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595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雪竹轩记》“冯山人为予言”阅读答案及翻译

    雪竹轩记 【明】归有光 冯山人为予言:“吾甚爱雪竹,故人以雪竹呼吾,因以名吾轩,请子记之。”予不暇以为,而山人求之数岁,或以诗,或以书,日月一至。予以山人所…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1
  • 《欧阳生文集序》文言文训练习题

    《欧阳生文集序》文言文训练习题   欧阳生文集序   曾国藩   乾隆之末,桐城姚姬传先生鼐,善为古文辞,慕效其乡先辈方望溪侍郎之所为,而受法于刘君大櫆及其世父编修君范。三子既通儒…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62
  • 《淮南·汜论训》“古之善赏者”阅读答案及参考译文

    古之善赏者费少而劝众善罚者刑省而奸禁善予者用约而为德善取者入多而无怨。 赵襄子围于晋阳,罢围而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左右曰:“晋阳之难,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77
  • 唐诗咏怀古迹五首·其五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杜甫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咏怀古迹五首·其…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51
  • 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铁杵磨针

    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铁杵磨针   [选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109
  • 中考文言文的考题方向

    中考文言文的考题方向   中考改革后语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文言文是变化比较大的一个模块。那么考生该如何应对这些变化?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在文言文的考题方向。   各城区在期末…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