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南溪常道士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注释
(1)南溪:地名,今四川南溪县。常道士:人名。
(2)经行:走过。
(3)莓:苔的一种。莓苔,即指苔。屐(ji基):木头鞋,古人游山常穿这样的鞋。这里是指足迹。
(4)渚:水中的小洲。
(5)闭:指芳草遮没了。
(6)过雨:即雨后。
(7)随山:沿着山地。
(8)禅意:禅理。佛教指清寂凝定的思想境界。
(9)忘言:《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这里是说,彼此相对已会意,就不必言传了。

译文
为请教常道士我一路寻找而来,
苔痕中可清晰辨认出我的足迹。
白云依傍着水中清静的小洲渚,
闲适的柴门却被奇花瑶草遮闭。
山雨过后欣赏山中苍松的翠色,
沿着山势行走来到溪流发源地。
溪中花影和禅意我全都能领悟,
见到常道士默然相对忘了话题。

赏析
这是作者寻南溪道士不遇的诗,写得别有深趣。这首诗虽步禅趣,但写来生意盎然,自然清新。“寻”字为诗眼,是全诗的抒情线索。全诗大意是说,我一路漫步前行,只见莓苔上印着清晰的足迹。大概常道土出游去了吧,当我快要走到他的住地时,放眼望去,那絮絮白云,依恋着水中洲渚,萋萋芳草,遮掩了闲静的门庭,一片清幽的景象。这说明道士已经出去很久了。寻人不见,便观览周围景色,以景衬人。通过环境的描写便可了解常道士之为人,亦可折射出作者的精神境界。那雨后青松,显得更加苍翠可爱;趁兴沿着山路走到水源,饱览了一番这山中的秀丽景色。果然溪花开放,自然舒展,光鲜灿烂,静静地临溪而立,不求人赏,颇有禅意。我与溪花相对静观,似亦参悟,万虑俱寂。在这清幽静寂中,早已心领神会,何必去言传呢?一片禅机妙悟,包含了多少世沧桑的意蕴。这虽是旧时逃避现实的消极思想,但也写出了一种静寂而澄澈的境界,清新可喜。中间两联,写景如画,情致自然。全诗情景交融,景为情趋,情由景生,妙合无垠,自然浑成,结构上也独具匠心,趣味天成。“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全诗之意在于情与景,情景交融,相对忘言。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840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枭逢鸠

      【文言文】   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   枭曰:“我将东徙。”   鸠曰:“何故?”   枭曰:…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53
  • 醉后赠从甥高镇李白拼音版加翻译

    “醉后赠从甥高镇李白拼音版加翻译”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醉后赠从甥高镇李白拼音版 《 醉zuì后hòu赠z&egra…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63
  • 宋之问《灵隐寺》诗词鉴赏

    宋之问《灵隐寺》诗词鉴赏      宋之问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107
  • 宋之问,字延清,汾州人原文及译文赏析

      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汾州人。父令文,高宗时为东台详正学士。之问伟仪貌,雄于辩。甫冠,武后召与杨炯分直习艺馆。累转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武后游洛南龙门,诏从臣赋诗,左史东…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35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原文及译文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132
  • 清平调・其三――李白诗词全集

      清平调·其三   唐代: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译文】   杨贵妃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美人…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6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