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忆别

想人生最苦离别。三个字细细分开,凄凄凉凉无了无歇。别字儿半晌痴呆,离字儿一时拆散,苦字儿两下里堆叠。他那里鞍儿马儿身子儿劣怯,我这里眉曼脸脑儿乜斜。侧着头叫一声行者,阁着泪说一句听者⑴,得官时先报期程⑵,丢丢抹抹远远的迎接⑶。

想人生最苦离别,唱到阳关,休唱三叠⑷。急煎煎抹泪揉眵,意迟迟揉腮揽耳⑸,呆答孩闭藏舌。隋儿分儿你心里记者,病儿痛儿我身上添些,家儿活儿既是抛撇,书儿信儿是必休绝,花儿草儿打听得风声,车儿马儿我亲自来也!

想人生最苦离别,雁杳鱼沉,信断音绝⑹。娇模样其实丢抹⑺,好时光谁曾受用⑻?穷家活逐日绷曳⑼,才过了一百五日上坟的日月⑽,早来到二十四夜祭灶的时节⑾。笃笃寞寞终岁巴结⑿,孤孤另另彻夜咨嗟⒀。欢欢喜喜盼的他回来,凄凄凉凉老了人也。

【注释】
⑴听者:犹言听着。

⑵期程:起程日期。

⑶丢丢抹抹:修饰打扮。

⑷“唱到阳关”二句:《阳关三叠》是古代送别的歌。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句,后人送别时反复歌唱,称之为“阳关三叠”。阳关,地名,在今甘肃敦煌西南。

⑸揉腮揽耳:形容内心不安,慌乱的样子。呆答孩:发呆的样子。

⑹“雁杏鱼沉”二句:古代有雁足系书和鱼腹藏书的传说,“雁杳鱼沉”形容书信全无,音讯渺茫。

⑺“娇模样”句:《盛世新声》、《词林摘艳》、《乐府群珠》中均作“娇模样甚实曾丢抹”。丢抹:即丢丢抹抹,梳妆打扮之意。[1]

⑻谁曾:何曾。

⑼绷曳:勉强支持。

⑽一百五日:即寒食日。清明节前一(或二)日距上一年冬至日,刚好一百零五天。

⑾二十四夜祭灶:旧俗,每年农历腊月二十四(或二十三)日夜间祭“灶王爷”。

⑿笃笃寞寞:周旋、徘徊。

⒀咨嗟:叹息。

【译文】
[其三]
想人生最苦的是离别,鸿雁杳无踪迹鱼儿沉入深处,书信断,音讯绝。娇美的模样好屈辱,大好的时光有谁曾经受用,穷家的日子一天天难以支撑,才过了一百零五天上坟扫墓的日月,又到了二十四日夜晚祭灶的时节。实实在在的终年祈祷,孤孤零零通宵叹息,欢欢喜喜把他盼了回来,凄凄凉凉人已老了头发已斑白。

【简析】
刘庭信共作同曲调同曲题曲作十二首,这三首是组曲中的第二、三、四三首。组曲中只有第一首以“想离别怎挨今宵”开篇,其他各首的开头一句均是“想人生最苦离别”。咏唱离别之苦是整个组曲的主旨。此三首中前一首描写了离别时依依难舍的情景,将离去的人和要留下的人,表情和语言都栩栩如生。第二首主要描写少妇的心理活动。离别对于古代女子来说,痛苦和忧虑往往更多一层。担心丈夫变心,遭受被抛弃的命运,是一种有代表性的心情。这首曲中少妇对即将离别的丈夫的叮咛。既缠绵依恋,又爽利泼辣,从中可看出少妇的性格特点。第三首主要写分别后女子寂寞艰苦的生活和凄凉苦闷的心情,描写得神情并茂。这个组曲特色鲜明,通过大量增加衬字,大量使用俗语大量运用叠字,使作品很富生活气息,也增强了表现力。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1151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高二语文 文言文学习方法

    高二语文 文言文学习方法   虽然文言文不是现实中的语言,今天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已不再使用,但它是现代文的源泉,还在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我们现在使用的语言。所以,要学好现代文,必须有坚实…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39
  • 《六龙韬农器》文言文

    《六龙韬农器》文言文   作者:姜子牙   武王问太公曰:“天下安定,国家无事,战攻之具可无修乎?守御之备可无设乎?”   太公曰:“战攻守御之具尽在于人事。耒耜者,其行马蒺藜也;…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0
  • 青玉案·绿槐烟柳长亭路

    朝代:宋代 作者:惠洪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绿槐烟柳长亭路,恨匆忙分离去。日永如年愁难度。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知何处?解鞍旅舍天将暮,暗忆丁宁千万句。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

    古诗文 2020年3月10日
    692
  •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翻译赏析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译文]   远处的一江春水流淌不息,如果用泪水可以排解忧愁,恐怕我需要流的,不止这一江春水…&h…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40
  • 《苏武传》“方欲发使送武等”阅读答案及翻译

    苏武传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8
  • 《何为大丈夫》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①”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