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1)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锤,锤打。凿,开凿。

(3)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

(4)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人间:人世间。

译文
(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1308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覆巢无完卵文言文翻译

      覆巢无完卵讲述了孔融被捕的一则故事,下面请看小编带来的覆巢无完卵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覆巢无完卵文言文翻译   【原文】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120
  • 王猷定《钱烈女墓志铭》阅读答案及句子翻译

    钱烈女墓志铭· (清)王猷定 扬州有死节而火葬于卞忠贞祠南十五步[1],为镇江钱烈女之墓。烈女死明弘光乙酉四月二十七日,五日乃火。以家于忠贞祠,即其地为墓。当其死,告…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60
  • 《豫让论》原文翻译和赏析

    《豫让论》原文翻译和赏析   《豫让论》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的创作的一篇论史散文。文章标新立异,从传统儒家思想出发,对豫让进行了批评。这篇散文旨在说明不能“扶危于未乱,而捐躯于既败者…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56
  • 满江红·秋日经信陵君祠

    朝代:清代 作者:陈维崧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席帽聊萧,偶经过、信陵祠下。正满目、荒台败叶,东京客舍。九月惊风将落帽,半廊细雨时飘瓦。桕初红、偏向坏墙边,离披打。今古事,堪悲诧;…

    古诗文 2020年3月10日
    647
  •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朝代:五代 作者:李煜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古诗文 2020年3月17日
    515
  • 刘颇偿瓮直文言文翻译|注释|启示

    文言文   渑池(1)道中,有车载瓦瓮,塞于隘路(2)。属(3)天寒,冰雪峻(4)滑,进退不得。日向暮(5),官私客旅群队,铃铎(6)数千,罗拥在后(7),无可奈何。有客刘颇者,扬…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41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