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经典诗词必备十首(李清照最具代表的10首古诗)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经典诗词必备十首(李清照最具代表的10首古诗)

李清照

1《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 一作:守著窗儿)

2《武陵春·春晚》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3《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经典诗词必备十首(李清照最具代表的10首古诗)

李清照《如梦令》

4《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5《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6《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7《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经典诗词必备十首(李清照最具代表的10首古诗)

李清照

8《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9《清平乐·年年雪里》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10《点绛唇·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李清照所作的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你最喜欢的是哪一首?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1510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关于思乡的诗句有哪些(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欣赏)

    《乡思》 宋代 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乡思是人类普遍共有的一种美好情感。落日黄昏,百鸟归巢,群鸦返林,远在异乡的游子,触景生情,…

    2022年5月29日
    136
  • 朋友圈问早安激励人的语录精选

      朋友圈问早安激励人的语录一:     1、很喜欢这句话:不去做,就永远不会有收获;不尝试,就永远不会有成功!相信总比怀疑多一次成功的机会。想要成功,贵在坚持!复杂的事…

    美文 2023年3月2日
    28
  • 三国志陈寿全文翻译(三国志全文及翻译注释)

    福来有由,祸来有渐 摘自《三国志·吴书·吴主五子传》 解释:福气降临是有原由的。灾祸的降临,是逐渐发展来的。 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摘自《三国志·吴书·吴主五子传》 解释:人虽死,精…

    2022年7月3日
    542
  • 信陵君窃符救赵原文及翻译(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

    2022年7月10日
    162
  • 男生睡不着的伤感心情短语 可供怀念的时光都死了

    1.回忆是件很累的事情 就像失眠时怎么躺都不对的样子 2.本该玩的年龄,却怎么心事重重;本该放纵的青春,却怎么只能听天由命。 3.可供怀念的时光都死了 4.我不要别人的拥抱,因为那…

    美文 2022年11月6日
    47
  • 幼儿园毕业父母寄语140句

    转眼之间,小朋友就要告别幼儿园生活了,即将扬帆起航踏上新的征程,进入人生的另一个起点,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幼儿园毕业父母寄语,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幼儿园毕业父母寄语 1、幼儿园的…

    美文 2022年8月9日
    8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