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就业是谁的责任

“职业规划指导?对我来说已经晚了。”现就职于北京一家保险公司的唐凯说。受父亲影响,唐凯自幼喜欢绘画。1989年,他报考了天津大学建筑系,却最终不幸被调配至化学专业――他最讨厌的一门学科。

  唐凯毕业后没有从事与化学有关的工作,也未能回归自己的艺术理想,而是进入了保险行业,因为家里人说“那里待遇好一些。”“我觉得我浪费了自己太多光阴,那些从小的理想和大学四年的专业训练与我现在的工作没一点关联。”面对千龙网记者,毕业已经10年的唐凯自嘲般苦笑。

  据统计,目前在职者中有55%左右的人群感觉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出现错误。另据一项对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群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认为专业与从事的工作“不太对口”和“完全不对口”的人分别占15.7%和11.4%,两者总共比例为26.1%。

错误就业是谁的责任

  “许多高校心理咨询还处于空白,其中有关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辅导更是微乎其微。”有关人士指出,在大学生“错位就业”一遍又一遍地上演的时候,学校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把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提高到应有的地位,不仅可能改变大学生今后的一生,而且也是高等教育人性化的体现。

  错位就业引发多米诺效应

  目前,就业竞争前所未有地激烈,而不解决户口、起薪点下降,以及自己无从业经验、专业不对口等求职中的各种问题在一遍遍无情地拷打着大学生们的心理承受力。在采访中,心理学者提供的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因专业选择、职业选择而引发的心理障碍,已跃居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第4位。前三位分别为学习压力、情感困惑和人际关系。

  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部分学生惊惶失措,迫于就业压力病急乱投医。有些人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专业、兴趣爱好、特长,进入一个陌生的工作领域。工作与志向南辕北辙,事业的成功则如水中月镜中花,遥不可及。

  据北京市人才测评考试中心主任王拥军提供的信息,目前在职者中有55%左右的人群感觉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出现错误。其中主要原因是专业不对口、与兴趣爱好志向相去甚远等因素。另据一项对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群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认为专业与从事的工作“不太对口”和“完全不对口”的人分别占15.7%和11.4%,两者总共比例为26.1%。

  专业不对口,意味着人们在工作中要经受更多的磨难,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在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单位,非专业者只能从事辅助性工作,个人发展空间受到限制。为适应新工作,必须耗费精力重新学习。在这种环境里,焦虑不安和自我否定便主宰了他们的情绪。

  “我学了四年的中医,现在却在这里搞行政。”王海丽2000年毕业于中国中医药大学,因为找不到工作留京,被迫改行,现在在一家广告公司搞行政。领导对王并不是很满意,她也觉得委屈――毕竟自己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怎么连一个专科生都比不上呢?”王坦言她现在的痛苦,一是很多东西需要重新学,二是自己并不喜欢这份活。

  高校职业规划指导几近空白

  “北航大学生心理咨询研究中心有15名老师,其中3名专职心理咨询,他们服务于全校近20000名学生,平均每人面对7000人。”北航大学生心理咨询研究中心主任马喜亭副教授告诉千龙网记者,“咨询老师工作十分繁重。”

  据记者了解,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有3个咨询室,每周开放5天,每天3个小时,一般每人咨询1个小时。按此比例,即使满打满算,一周也只能接待45名学生。在咨询中心墙上的指示栏里,记者发现,三个咨询室各有分工,其中第一咨询室专注于职业生涯发展心理辅导。“有几个学生正在走廊里走来走去,表情焦急地等候咨询。

  据了解,北京市开展心理咨询的近30所高校中,心理教育师资与学生的比例为万分之六,其中包括大部分兼职人员,实际比例为万分之二,而在香港和国外,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与学生的比例为1∶1500。

  “现实情况是,与高校心理咨询力量普遍弱小相比,大学生对于职业规划的指导需求却愈来愈大。”马喜亭副教授对记者说。记者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没有任何概念。一项对北京人文经济类综合性重点大学的205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没有职业规划。对自己将来如何一步步晋升、发展没有设计的占62.2%;有设计的占32.8%,而其中有明确设计的仅占4.9%。

  与此截然不同的是,国外的职业规划却从孩提时代就已开始。有的家庭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孩子做性格测试,看他适合从事什么职业,大学生交的学费里有20-30%是用于他毕业后的就业指导,社会上有很多职业指导的机构。

  国内的高校也有就业办这样的机构,“但中国的就业办无非是提供就业信息和办办手续而已。”一位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说。千龙网记者走访北京多家高校时发现,提到就业指导,许多学生和老师都简单认为是提供招聘信息、举办毕业生招聘会等行为。

  通过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个别高校都已意识到职业规划指导的重要性,并专门为此“自立门户”。今年2月26日,清华大学学生职业测评室正式开张,提供大学生职业测评与辅导,许多学生通过校园网完成了自己的职业测试。一位接受过测评的大一学生李晓说,“我比较幸运,一入校就有了对自己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的意识。”

  “通过网络测评,激发了学生对职业规划的兴趣,许多人希望能对自己的测评结果进一步分析,纷纷预约老师进行面对面咨询。”主持这项工作的金蕾莅老师在接受千龙网采访时说,“截止上月,网上就有80人预约咨询,我一个人根本应付不过来。”

  清华大学网上职业测评的开通,也是社会测评机构涉足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尝试。与清华大学合作推出网上职业测评的北森测评网有关人员告诉千龙网记者,学校通过购买他们的职业规划测评系统,向学生免费开放,使社会测评机构得以进入高校职业规划市场,同时也促进了职业规划意识在高校学生中的普及。据悉,目前,北大、北航等高校都将相继采用这个系统。

  清华的觉醒和尝试在北京高校中实属“罕见”。由于意识和资金的多重匮乏,多数高校的职业规划指导尚属萌芽,有的甚至一片空白。

来源:千龙新闻网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393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初入职场如何快速融入新公司

        我们都知道,初入职场,会面临忐忑、紧张的情绪,害怕被领导骂,担心被同事孤立,陷入各种未知的职场潜规则中等等。下面举几个例子。 场景1…

    2022年5月17日
    153
  • 十种职场致命毒药

        白领必看的十种职场致命毒药      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可能需要3到15个月不等的时间――然而丢掉饭碗只需要几天或几周。下面是10种职场毒药的特点:      1…

    2022年5月19日
    159
  • 关于求职和职场生存,一些不得不说的话

        关于求职和职场生存,一些不得不说的话。混职场的童鞋,看过来。    这几年看了数以万计的简历,今天又看了一天,现在还在看。有些话,不得不说。如果我的这些话,能帮助更多人找到…

    2022年5月19日
    163
  • 职场健康生活的“黄金法则”

      有人将健康比作“第一态”,将疾病比作“第二态”。近年来,人们发现介于两者之间的是一种“无疾病又无活力”的“第三态”―――亚健康。亚健康离你有多远?对此,我们无从回答。这种似远又…

    2022年5月23日
    206
  • 四招教您预防白领颈肩痛

      久坐不动,是白领上班族健康的头号大敌。江苏省第二中医院骨伤科丁洪伟主任提醒,白领们工作时,最好每隔一小时站起来休息一下,并简单地锻炼一下,以使头颈部肌肉得到放松。丁主任介绍了几…

    2022年5月23日
    182
  • 学校老师辞职信参考

    尊敬的领导:   很遗憾在这个时候再次向您提出辞职申请,辜负了领导的期望,深感惭愧。   感谢在**中学八年来对我的信任和关照,但是由于个人及家庭方面的原因,本人已经无法胜任此工作…

    2022年5月17日
    16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