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的艺术》读后感2000字

《编剧的艺术》整体比较通俗易懂,在文中举了大量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其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前提是一部戏的根本。前提指的是主题、思想。主要三个部分组成,首先是人物;其次为冲突;最后为结局。按照埃格里的观点,可以将剧本视为一篇由对话构成的论文,那么前提则是你的论点,剧中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服从前提。前提是剧本的根本,也是剧本的灵魂。那么,前提该如何选择呢?首先,不能刻意地寻找前提,而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在你熟悉的小事中发现你需要的前提。其次,前提影噶事清晰的、可辨认的、贯穿全剧的。

第二,人物。首先,埃格里指出在一部戏中,人物主要是由三个维度构成的,分别为生理纬度、心理纬度和社会纬度。生理纬度指的是人物所具备的生理特征,性别、年龄、外貌等;心里纬度指的是人物的心理状态,比如他/她的道德标准、信仰、对待生活的态度等;社会纬度指的是人物在社会上所处的位置,他/她的职业、阶层、收到的教育、种族等。由此可见,埃格里赞成“环境论”,即环境塑造个人,个人也受周围环境的裹挟。其次,埃格里认为应该运用辩证的方法来看待剧中的人物。即人物是处于运动和发展的过程之中的,他/她有自己的标准和特性。剧作家能做的就是,了解自己笔下的人物,让其按照自己的个性和所处的环境作出相应的选择,以此来推动戏剧的发展。第三,埃格里重新界定了主使人物和对立人物的概念。认为剧中的主使人物应当具有一定的意志力。主使人物与我们传统对主角的定义完全不同。传统的观点将“主使人物”界定为剧作主要表现的人或者是在剧作中最终获得胜利的人。但是,埃格里则认为主使人物指的是剧作中占主导地位、推动剧情发展的人。主使人物并不一定必须是正派人物,而是具有较强的力量、必须得到某种食物、具有较强的力量、促进剧情发展的人。对立人物指的是对主使人物造成阻碍的人。无论是主使人物,亦或是对立人物,二者都需要具有强大的意志力。主使人物和对立人物二者形成了戏剧中的两股力量,两股力量的不断交锋将戏剧推向高潮。第四,在完成人物设定之后,编剧应采用合理的编排手段。这里的编排手段,指的是对人物的阐释和界定,使人物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编排的原则为”对立统一“,即一方取得胜利,摧毁另一方。

第三,冲突。冲突是一种行动,而行动总是有因有果。(在这里,埃格里将马克思主义辩证观运用剧本写作中,过于重视因果论,反而忽视了行动的偶然性。)他认为,读后感www.simayi.net冲突可以分为静态冲突、跳跃冲突、缓慢升级冲突和预示冲突等四个类型。在剧本创作中,静态冲突、跳跃冲突都是不可取的;缓慢升级冲突和预示冲突才是构成剧本的关键。缓慢升级冲突是由清晰的前提,良好的编排和三个维度的人物的共同结果。台词是创造冲突的最佳方式,可以采用适当的技巧使冲突升级。最简单的办法是攻击——反击。如果A对B说“你是贼”,那么回复“我不是”更能推动剧情发展呢,还是“你才是”更能起到冲突效果呢?显然是“你才是”。在冲突和冲突之间,存在着运动过渡,主要作用是使剧情更加合理。预示冲突是营造戏剧张力的主要手段,即通过特定的方法充分调动起观众对戏剧的期待。切入点是人物作出重大决定的时刻,并非传统戏剧中的“开端”。而是在发展过程中,截取一个决定人物命运的时刻。好的切入点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将人物置于得失攸关的境地。切入点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危机、高潮和结局。在每一幕中,都应该由危机、高潮和结局构成。

第四,一部戏剧展示的内容包括,前提、人物、情节、场景、气氛等。在戏剧中,展示是不间断的、持续的。对话是证明前提、揭示人物、执行冲突的主要方式。编剧在安排对话的时候,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根据冲突安排对话。第二,对话必须揭示人物。解释人物的状况和发展方向。第三,对话应揭示背景,人物背景、社会背景等。第三,对话应对将到来的事件作出预示。第四,对话应简洁、符合人物的身份。巧妙地利用对话为戏剧服务,不要难过过分强调对话,因为对话不是戏剧的全部,而只是戏剧的一部分。他认为,好的对话是精心选择人物的解惑,是用于证明前提的手段,在缓慢升级的冲突中得到辩证的发展。

埃格里比较好的阐述了组成一部戏剧的基本元素,并且详细的阐释了每个元素在创作的时候应注意的事项,同时将大量经典喜剧作为优秀戏剧的范本,向读者介绍了他们的优秀之处,以及为何优秀。在《编剧的艺术》中,可以看出埃格里比较推崇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其因果,比较符合传统戏剧的创作。在推崇以偶然性为主要的现代思潮的环境中,是否能够创作出来很好的剧本,仍然值得商榷。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6375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吃掉那只青蛙》读后感1000字

    《吃掉那只青蛙》读后感1000字: 《吃掉那只青蛙》又名《博恩.崔西的高效时间管理法则》。这本书主要向读者介绍了21条时间管理法则,我把这21条法则归纳为三个点:明确目标、制订计划…

    读后感 2023年2月15日
    39
  • 《背影》赏析1000字

    我们渐渐长大,父母慢慢变老。而我们与父母之间存留下的、最多的,除了父母那溢出水面的爱,就不剩什么了。我翻开书,“背影”两个字深深地吸引了我。这是一篇朱自清先生写的散文,文中那个背影…

    读后感 2022年7月27日
    110
  • 《第三军团》读后感800字

    社会需要正义――读《第三军团》有感 七尺男儿不为民,愧对父母枉为人。 世间自有正气在,路见不平有须眉。 我合上书,嘴里仍念着这四句七言律诗。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是第三军团每次行动后…

    读后感 2022年7月28日
    270
  • 读《越努力,越幸运》有感600字

    今年,我们村大力提倡开展读书活动,并且在村活动室增添了“书籍一角”。全村老少都常来这里,一个个的翻阅着自己手中的书。我因为这些周边的影响也常去那里。   各种各样的书籍摆在了我的面…

    读后感 2022年8月4日
    174
  • 《男生日记》读后感600字

    【第1篇】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男生日记》这本书的作者是大家熟悉的杨红樱阿姨。这本书是《女生日记》后的又一部长篇小说力作。先后拍成电视剧.电影。主要讲了小学的吴缅的,那精彩难忘的生活…

    读后感 2022年6月14日
    142
  • 货币战争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及感悟赏析

    货币战争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及感悟赏析: 感悟赏析:最近,我阅读了金融类著作《货币战争》,这本书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读了这本书,让我十分惊讶,原…

    读后感 2023年2月16日
    2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