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爱读的欧洲极简史》读后感2000字

《你一定爱读的欧洲极简史》读后感2000字

本书作者约翰.赫斯特是一位墨尔本的大学教授,他不仅在欧洲历史研究方面学术地位很高、而且视角独特,更重要的是他在欧洲历史普及方面也是一位集大成者。

之前对欧洲历史的了解是及其片面的:剧情散漫的古希腊神话;虚幻般存在的先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眼花缭乱的文艺复兴;纷繁复杂的皇族关系;矮小却又强势无比的拿破仑、昏庸奢靡的路易十四、刚愎神勇的彼得大帝;狡诈残忍的罗马教廷以及从始至终乱如三国的大不列颠……更遑论系统的对其有过深入了解!而本书从六个维度给读者梳理了六遍欧洲历史,这对像我这种初学者迅速概括了解欧洲历史给予了极大的帮助。

首先,作者明晰地分析了欧洲文明的起源。它的起源包含理性的古希腊、罗马,尚武好斗的日耳曼,虔诚普世的基督教。

其中古希腊文明独特的理性量化的思想(所包含的数学理论和哲学理论),确定了欧洲文明的理性特色,同时也奠定了现代数学和哲学的基石。而反观咱们中国的历史,量化理性的数学思维一直没有得到弘扬、发展和继承,这可能也是中国的工业现代化发展滞后于欧洲的重要原因。

日耳曼民族的发展至今,其分布范畴涵盖了法国、德国及其他西欧国家,而俄罗斯、北欧以及英格兰则是维京人的范畴。这也就不难理解,同样是生活在欧洲大陆的白种人,为什么当代的俄罗斯和周边欧洲国家总是隔阂深刻、矛盾不断,而英国又总是和现在的欧洲大陆国家分分合合、若即若离了。日耳曼民族一方面尚武,另一方面也勇于探索、善于扩张。这也是为什么同样是大航海和工业化兴起,欧洲的殖民化发展是如此的如火如荼。

基督教是起源于说希伯来语的犹太教,其后又衍生出东正教和新教,这是我之前不知道的。而他比后者更加普世化,再借助于日耳曼文明的探索精神,正是使其在全球普及最广泛的重要原因。这再一次见证了这样一个规律:越是包容、越是符合文明发展的宗教,才越是最传播广泛持久的宗教。所以那些原教旨主义、种族主义等排他属性明显的宗教,是注定会被人类文明打上落后甚至邪恶的标签,而被逐渐摒弃的。

其次,作者从欧洲战争的角度来阐述了一下欧洲历史的发展。总的来说,欧洲的发展历史,是由三场持久的战争推动的:第一场战争是3世纪-476年的日耳曼蛮族对罗马帝国的战争,其结果是日耳曼蛮族战胜了后者;第二场战争是伊斯兰教徒对欧洲人的起始于7世纪的战争,其结果是地中海、中东地区和欧洲被划分成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两个属地;第三场战争是维京人对欧洲人始于九世纪的战争,其结果是维京人占领了俄罗斯、北欧和不列颠群岛。我觉得按这种思维来说的话,其实后两场战争一直延续到至,今只是战争的冲突规模没有历史上那么大。而之所以不大,是与人类的科技进步和国家之间的文明和经济融合程度是有关系的。

接下来,作者从民主的角度又梳理了一遍欧洲的历史。作者发现欧洲的民主实际上不是起源于古希腊的庭院公议制,而是起源于军队。这是一个新奇的观点,如果用我们东方人的思维,这是没有道理的。但是作者说了这样一个前提,就是在欧洲是公民制而非臣民制。所谓公民制就是君主和属下,统治与被统治是有交换条件的。从君主到大臣,从大臣到公民都有这样的契约,即,付出是有条件的。而在中国普天之下,(www.simayi.net)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臣民对君主的付出是没有条件的。所以古代欧洲国家间的征战是由各自不同城邦的军队来完成的,他们实际上代表着这个国家不同区域势力的利益;而由于战争形态的升级,军队本身产生了重骑兵,轻骑兵,甲士和普通士兵的细分,而由于公民制的关系,不同的兵种又代表了同一区域社会中的不同阶层。军事战术一定是由军事强人来决策的,而军事战略一定是由强大军队的领袖来决策的。这样就逐渐形成了一种由将军们代表各自部队进行军事会议,进而产生了代议制。我理解这是一种建立在集中基础上的民主,也是有别于庭院公议的有效民主制度。不过物极必反,如果军事首领的权力过度的集中,那么,正如欧洲历史一样,最终,强大的军事首领颠覆了民主议会制度成为独裁者,使欧洲进入了帝国制。其中,凯撒、屋大维、拿破仑就是典型的代表。应该说,推动欧洲历史发展的民主和战争,是密切相关的。

基于欧洲民主制度对欧洲历史的推动作用,作者进一步分析了欧洲的权力结构。它是一种多极化的,共同体结构,这是由于早期古希腊的公民权利的存在、统治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契约关系以及政、教权力的分离制衡等等原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在这本书里,作者也梳理了一下在历史中有重要作用的语言问题。欧洲的语言起源于印欧语系,印欧语系的分布往东是伊朗和印度北部,往西是欧洲。而在欧洲,它又逐渐分为三大语系,他们分别是,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拉丁语系,日耳曼蛮族的语言——日耳曼语系,以及维京人的俄罗斯和东欧的语言——斯拉夫语系。在这里让我比较费解的事实是,英语是属于日耳曼语系,而并非拉丁语系。而比较有趣的是,拉丁文和日耳曼语言的关系,就好像中国的文言文和白话文。那是因为历史渊源的罗马帝国是被日耳曼蛮族灭亡的,作者还例举了一个十分有趣的例子,说希伯来语的耶稣,是看不懂奉他为神明的罗马教廷强制使用拉丁文发行的圣经的。

至于作者在书里谈到欧洲的生活方式,只是以英法为代表说了一下发展进程,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观点。

总的来说,以不同的维度贯穿历史、分析历史是非常独特有效的研究视角,这很值得我在今后的史学方面的学习中加以运用。研究史学是一个浩瀚的工程,我想有了这一套独特的方法,加上对历史编年的形象记忆,再加上对生动历史事件的探究,那么学习历史将会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作者:左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7401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阅读,让我越来越懂事

      今年六一儿童节,妈妈把沈石溪叔叔写的动物小说《双面猎犬》和《混血豺王》当礼物送给了我。我一直喜欢阅读,不过,这可是我第一次看动物小说,第一次阅读两百多页的小说呢,刚开始我还担心…

    读后感 2022年9月22日
    99
  • 读《格兰特船长的女儿》有感400字

    今天,我读完了一本非常棒的科幻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这本书主要讲了,格林纳凡爵士偶然间在鲨鱼的肚子里发现了一个漂流瓶。漂流瓶里面主要有三封信,分别用德文、法文和英文写成。格林…

    读后感 2022年7月24日
    84
  • 读好书跟党走征文600字

    读好书,跟党走 ――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 书是新时代的生命。 ――题记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作为青少年,我们应当多读书、读好书,更应该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利用这…

    读后感 2022年6月4日
    262
  • 毛毛读后感500字

    【第1篇】 之前,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毛毛》,它的作者是法国的米切尔・恩德。虽然这本书是从别人的手里借来的,才看了几天,但是我却爱不释手了。这本书讲的是时间窃贼――灰先生和小女孩…

    读后感 2022年8月7日
    77
  • 读《365夜故事》有感300字

    每一本宝贵的书籍在我们的成长中都能发挥巨大的影响力,书籍就像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把朦昧中的孩子解脱出来。在书的百花国,吮吸最甜美的甘露,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365夜故事》这…

    读后感 2022年7月11日
    100
  • 看《聪明的一休》有感300字

    星期六的晚上,我和看了《聪明的一休》这部动画片。听说:她小时候就看过这部动画片。于是我和妈妈上网一查才知道:《聪明的一休》早在 1975年就发行了。是以历史人物一休宗纯禅师的童年为…

    读后感 2022年6月18日
    14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