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读后感500字

《大学》读后感500字:

文|孟繁伟。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此章文本依然很短,但仅从文本内容看似乎和《大学》前几章所讲的内容没有联系。听讼,是审理案子的意思,审理案子与大人的学习又有什么关系?

刚开始读了几遍原文总是不能理解这段文本的意思,后来发现是没有联系前文进行读的原因。数次读后才明白要想理清这章内容就必须抓住“本”这个关键字。联系开篇第一章中的这句“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再读本章“大畏民志,此为知本。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就明白了这章的意思了。还要注意“知本”与“知之至”的关系。“知之至”中的之是到达的意思。“大畏民志,此为知本”是这章的思想核心。

任何现象的背后都有本质,现象与本质就是“本与末”的关系。读本章一定要明白大学的内容,即“明德”,再结合小学的内容即“做事”,就会明白这章文本的意义了。简单说格物的实质就是知“本”,知“本”后方能明“末”,“末”就是小学中的“事”,“德”就是大学中讲的“本”。再读“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就知道这句话的含义了,审理案件的目的就是不让类似案件再次发生。听讼是“末”而必也使无讼才是“本”。

读经典要反复的琢磨,仔细推敲,才能理解文本的内容。每一段话或者说每一个字都要联系全文进行读才能理解此文本的含义,千万不能孤立地看某一段的文字,这样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甚至曲解文本的内容。

不同版本该部分的内容不完全相同,有的版本有最后一句(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有的版本没有最后一句,我个人认为有最后一句阅读起来可能更为通畅一些。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111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读后感_3000字

    《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读后感3000字 钱多也头疼:明朝有钱人和文化人的博弈在矛盾的小说《子夜》中,吴老太爷第一次进到大上海,就被满大街穿着暴露的女人和眼花缭乱的大都市景…

    读后感 2022年9月7日
    245
  • 阅读《我叫山果》读后感1000字

    阅读《我叫山果》读后感1000字: “阿婆,我叫山果,山果!”“阿婆啊,你送我的衣服我先不穿,我要留着嫁人时穿,阿婆……”这哽咽的声音一直在我耳边回想,内心…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34
  • 《橡皮泥大盗》读后感300字

    《橡皮泥大盗》读后感300字: 一本优秀的书籍,可以让我们收获知识,获得成长!在放暑假的时候,哥哥和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十分有趣的故事书,名字叫《橡皮泥大盗》。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因为…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34
  • 《老鹿王哈克》读后感350字

    【第1篇】 这个,我读了一本有趣的书,名叫《老鹿王哈克》。 《老鹿王哈克》讲述了一只名叫哈克的鹿王,想在自已死前为鹿群除掉一匹威胁到鹿群生存的狼,为保存实力放弃了王位,拼尽全力与恶…

    读后感 2022年8月8日
    81
  • 坚守-《乡村教师》读后感1000字

    坚守-《乡村教师》读后感1000字! 喜欢刘慈欣的作品,从学生时代就开始了,那重金属下的人文情怀,是一种美妙的情愫,对少年者,更对成年人。 和大刘一贯的风格一样,《乡村教师》依然有…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32
  • 《三个女数学家》读后感500字

    读完《三个女数学家》这本书,我深深地被她们刻苦学习的精神感动了,并对她们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希帕蒂亚。 公元前370年左右,希帕蒂亚出生在埃及。她六岁就开始…

    读后感 2022年7月11日
    15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