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传》读后感1000字

他是我们的兄弟,他是人类的良知-《列夫托尔斯泰传》读后感1000字!

这个星期,我读了罗曼罗兰的《名人传》第三篇《列夫·托尔斯泰传》,内心对这位上个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充满了深深的敬意。《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等这些“世界文学中一流的作品”,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列宁称颂他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也被其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这个世界上的作家有很多,列夫托尔斯泰之所以受到如此高的评价,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他对社会底层人民深深的同情与关爱,总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处于困境中的农民,试图去改变他们的悲惨命运。这样的情感渗透在他的作品中,使他的作品也充满了人道主义情怀,读来让人感动。

托尔斯泰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在自家的庄园里长大。他喜欢接触底层劳动人民,对底层社会的人们有着天然的同情心,他总是试图帮助他们,为他们能过上好日子尽一份绵薄之力。1854年,他参加了高加索战役,并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童年》《少年》《青年》三部曲写出了托尔斯泰从童年到青年的感悟,诉说了他对这个弱肉强食的年代的不满。他发出了疑问,为什么我们不能享受我们的童年,却要承担沙皇强加于我们的痛苦?对战争的憎恶,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对国家美好未来的憧憬,这些感情交织在一起,给了托尔斯泰一颗善于体察民情的心灵。

托尔斯泰不仅用文字来抨击社会对农民的剥削,而且用实际行动去挽救农民的悲惨命运。他各处奔走,走到农民中去,了解他们的生活,想要帮助他们脱离苦难的境地。他甚至为自己是个贵族而感到羞耻,他放弃所有的不动产,把稿费无偿捐献给农民。他在生活上苛刻自己,不吃荤,他同农民一起割草犁地,这样做时他从内心感到快乐。他认为,不应该为自己一个人生活。这是毁灭,只有在你为别人而生活或培养自己能够做到为别人而生活的时候,那才是生活。甚至最后弥留之际,他还嚎啕地哭喊:“大地上千百万的生灵在受苦,可你们为何都在这里照顾一个列夫托尔斯泰?”

一个作家,对社会底层人民充满慈悲之心,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为他们发声,为他们争取利益,这样的作家令人尊敬,他创作的作品无疑也是有价值的。读后感www.simayi.net我不由想起最近比较火的湖北作家方方,她在新冠疫情爆发武汉封城期间,写了了60篇“方方日记”,记录特殊时期武汉人民的经历,字里行间也流露出对弱势群体的关心与同情,对身处困境中的人们她总是想方设法地去帮助他们。因为记录真实而充满悲悯情怀,她的日记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

罗曼罗兰在最后一章对托尔斯泰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托尔斯泰的文字不是写给那些思想上的特权者看的,而是写给千百万普通人的。他说出了我们这些普通人的想法,和我们不敢正视的内心的声音。对我们来说,托尔斯泰不是一位骄傲的大师,不是高踞艺术和智慧宝座之上的天才。正像他喜欢自称的那样,他是我们的兄弟,他是人类的良知。”

向这位伟大的作家致敬!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227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童年的回忆―― 读《城南旧事》有感400字

    童年,应该都是美好的吧。就像一架风车,每当风吹来时,它都会快乐地转动着。就像《城南旧事》里的总是有着自己的欢乐。 每当我读到“冬阳童年骆驼队”里面的小英子“看骆驼咀嚼草料,上牙下牙…

    读后感 2022年8月7日
    86
  • 《艾晚的水仙球》读后感

    大文豪臧克家说过这样一句话:读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这个我就结交了这样一个“益友”叫“艾晚的水仙球”。 在这本书中,给我们讲述了…

    读后感 2022年6月14日
    131
  • 《就这点事》读后感800字

    读懂自己,感悟人生  ――《就这点事》读后感   就这点事,让我们重新回头看看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我们该做个什么样的人呢?读了这本书…

    读后感 2022年7月19日
    106
  • 读《根鸟》有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4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根鸟》这本书中,梦境与现实,坚持与放弃,真情与假义等许多情感撞击着,直到最后真善美胜过一切丑恶。 根鸟的经历十分…

    读后感 2022年10月21日
    64
  • 读《脑筋急转弯》有感400字

    俗话说地好:“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人做什么事情都要大胆去想象,只有大胆想象才能创造奇迹。 《脑筋急转弯》讲述了多年以前,一家酒店因为客人太大要多装一台电梯,设计师和工程师商议…

    读后感 2022年7月19日
    104
  • 阅读《祖先》读后感1000字

    阅读《祖先》读后感1000字: 作者一开始把中国的女娲和西方的亚当夏娃联系在了一起,我误以为作者是要主张东西方有着共同的神。但是至今在考古界仍没有可以证明东西方文化有同宗同源的可能…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3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