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地为牢》读后感1000字

《画地为牢》读后感1000字!

反乌托邦。轻薄的散文集。值得反复阅读。冷静,清醒,简洁。并不是因为我是DorisLessing超级小说迷才来推荐《画地为牢》。这本书里你可以看到很多人的影子,奥威尔、《狂热分子》、《乌合之众》、马歇尔•麦克卢汉,或者内奥米•克莱恩,或者诺姆•乔姆斯基等,她理解得很好,重申了常识。书写于1986年,书中有不同的战争、不同的时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整个欧洲和美国的社会主义运动达成共识,认为资本主义正在煽动战争,而所有这些国家的工人阶级与此毫无关系。然而,当战争真正降临,那股有害却吸引人的狂热就开始蔓延,那些正直、理性、值得尊敬的反战决心全部被遗忘。”

在战争中我们竟然愿意接受这种非理性的信念。一时之间传遍全国的真理,下一刻就会变成谬误。经历过一次这样的转变,就足以让你以后永远对当前流行的态度持批评态度。“如果你们够幸运,你们会凭着自己在偏执与不容异己的道路上习得的本事所构成的经历而崛起。你们会明白,在公众整体陷入疯狂的时期,正常人谋杀、毁灭、说谎、颠倒黑白是完全可能的。”

只要我们活着就会生存在在权威之下。难道没有办法逃出这个监狱吗?莱辛写道,我们从一开始就被野蛮的社会和野蛮的领袖所控制,她在这本书中描述的是我们野蛮的过去是如何控制我们直到今天的。但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我们有能力从一个超然的角度来看待我们自己,作为个人和社会,来看待荒谬和非理性。

这里她强调了“他者之眼”。

就像我们现在看待上世纪祖先们做的一些事情匪夷所思,不可理喻,甚至觉得荒诞可笑,我们不妨设想百年后,后人又是如何审视我们现在的行为的。“我们所有人,在某种程度上都被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所洗脑。当我们去往另一个国家时才可能察觉这一点,读后感www.simayi.net也才可能站在他者的角度回看我们自己的国家。对此我们找不到解决办法,只能记住这个事实。”即便像现在信息比任何时代都发达,我们会发现隔膜一点没有减少,因为我们并不会真的去理解这些信息,对于成熟的信息来说,我们的思维还处于“幼儿阶段”,我们也没有使用“他者之眼”就了解彼此。

莱辛看来,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我们正被一波又一波的大规模消费浪潮所控制,而在这股浪潮持续的时候,我们不可能问一些冷静、严肃的问题……似乎集体意识是无法抗拒的。毕竟,我们都生活在群体中,我们从群体中获得我们的生命,我们的意义,我们的身份。当我们在一个群体中,我们倾向于像这个群体一样思考,我们甚至可能有意地寻找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一个社会坚持正统、单一思想和口号式的思考时,它必须为此付出何种代价:苏联是一个沉默的、错位的、低效的、野蛮的社会,因为它所坚持所谓那种类型的社会主义将思想的多样性视为非法。”

“每时每刻你们都会被淹没在批量生产和反刍的意识与观点里,这些意识与观点的真正活力来自群氓、口号与模式化思维。你的一生都会受到压力从而参与群众运动,而如果你胆敢反抗,那你每天都会受到来自各种各样的群体的压力,通常来自最亲密的朋友,以使你顺从他们。”

我们唯一可以持续不断去做的,在于反思的自我意识,密切观察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当我们审视自己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时,当我们审视自己的信仰时,当我们问自己如何形成这样的行为的或我为什么害怕那样做?当我们观察压迫我们的力量时,我们会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这些力量是我们自己创造的,是外部事物的内化。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249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在路上》读后感1000字

    《在路上》读后感1000字 人生的路很长,骚年你想去何方? 我承认我不是个认真的人,包括读书,永远在各类书之间打游击战,放浪不羁。所以我不知道何为经典,更不知道何为《在路上》,也就…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29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驻马店市第十二小学二(4)班 潘雨菡 在他眼中,红军的革命不可抵挡。在他的眼中,爱国的信念高于一切。他就是保尔·柯察金。 “每个伟大人物的历史意义,是以他对祖国的功勋来衡量的,他…

    读后感 2020年2月10日
    757
  • 《双城记》读后感_800字

    《双城记》读后感800字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开始萌芽,老百姓们从被压迫的生活中觉醒,参加革命,冲进巴士底狱,向旧制度宣战。在人群力量…

    读后感 2022年9月6日
    69
  • 童年的馈赠——读《沈石溪:我的小时候》有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10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童年已渐渐遥远,留下的只是那些琐碎的记忆,倒不如细读一下出自沈石溪之手的《我的小时候》,体会一下,那个不同年代的…

    读后感 2022年10月21日
    56
  • 《写给儿子乃纲的信》读后感400字

    今天,我读了一封名叫《写给儿子乃纲的信》的家书,我从文字中感受到了一个对儿子的爱和对儿子的要求。 信上作者对儿子说:自己穷,买不到书,连吃饭都愁。希望乃纲好好读书,并且告诫他“知识…

    读后感 2022年7月29日
    76
  • 《交叉小径的花园》读后感1200字

     其实,我是在机缘巧合下看见这篇小说的,因为我喜欢看蔡骏的书,而在他的《旋转门》一书中,我看见作者对博尔赫斯的这篇小说十分的感兴趣,因为他们讲的都是同一个主题,那就是时间…

    读后感 2022年7月14日
    12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