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中国》读后感1000字

《说中国》读后感1000字

1.整体观感:去掉细枝末节,用一个宏大的叙事来解释古代中国,把古代中国称为天下国家,只有文化边界,没有地理边界,具有普世主义,人文学科的好处就是,可以用多个数理模型来解释同一个事物,只要材料合理,逻辑严谨,自成体系,每个数理模型都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解释功效。除了天下国家的数理模型,还是施展提出来的汉满蒙回藏多元模型,以及基于地理的布局天下模型。

2.这里要解释一下,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完成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家形式,古代中国的核心是奉天承运为正统以官僚制为组织形式,现代中国是以宪法为正统,以现代官僚为组织形式。所以在理解中国的时候,要区分是在讲古代中国还是现代中国。

3.纵观古代文明,古希腊、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印度都存在地理上的边界,古希腊是一个个城邦,古埃及即今天的巴基斯坦,西边是山川,东边是沙漠,两河流域和古埃及周围都是沙漠。只有古代中国,没有地理上的阻隔,这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有了一种自己生活的地方就是天下,自己的行为准则就是普世的行为准则,在商朝这种天下国家就已经形成雏形,商朝按照同心圆的方式对外围进行文化辐射,最中心是政治中心,外围是大小的城市,更外围是文化接近的城市,最外围是各种方(也就是文化不等同于华夏的地方),这种模式被周朝继承下来,并且成为制度化,也就是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确立,周天子将贵族分封出去,封邦建国以扩大文化影响力。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蛮夷被纳入华夏文明圈,例如齐国就是东夷的递盘,和华夏文化差异巨大,姜太公及后代被分封道齐国后,逐渐通话了这个地区的东夷人,让他们称为了华夏的一部分。

4.这种天下模式在秦汉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战国末期,各国都变法图强,最终由秦汉统一天下,书同文车同轨,并且发行了统一的货币,汉朝时,汉武帝更是打通了西域,让华夏文化得到了更大的延伸。但秦汉时期的天下国家的范围还仅仅局限于中原地区,对北方的匈奴并没有覆盖,直到隋唐,正式将北方游牧民族纳入了华夏体系。

5.天下国家的模式发展到隋唐达到高峰,在唐朝真正做到了制度无边界,文化无边界,外交无边界。制度上改进了府兵制,将游牧民族和汉族进行融合;文化上,对所有外来文化高度包容,在长安真正做到了万国来朝,各种异域风情都能开花落叶;外交上,允许外国人在唐朝进行科举选拔,并且可以做到高管。

6.宋朝属于天下国家模式的转折点,由于宋朝是东亚文化圈的一部分,而不是主导者,所以导致宋朝在文化上变得更为保守和封闭,程朱理学也在此阶段形成,给人的行为和思想进行的禁锢,元朝属于外来统治,不按常理出牌,完全打破了之前皇权与官僚阶级的平衡,加上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开设锦衣卫、东厂、西厂,把官僚系统变成了自己的附庸,皇权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在文化变得保守和封闭,皇权强大的情况下,明清时期整个国家都蜷缩一团,没有了隋唐的生机,也逐渐失去了天下国家的胸襟和气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255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仁医」读书笔记2500字

    作者:渡边淳一 渡边淳一经典小说,国内首次重磅引入!潦倒医师的行医手记,逗趣医患故事中看人生笑泪!圆乘寺大夫离开人际关系复杂的大学附属医院,来到一家私人医院当主治医师。许多患有隐疾…

    2022年9月4日
    89
  • 读《立夏》有感600字

    在一个连勤劳的蜜蜂都不愿意从巢里探出脑袋的,却见亮得刺眼的马路上,一个瘦弱的小女孩顶着强烈的阳光,蹬着三轮车,吃力地载着车后突发急病的向四公里外的医院行去。这个小女孩,便是金曾豪的…

    读后感 2022年7月26日
    123
  • 《完美麻豆同桌》读后感450字

    酸甜苦辣――《完美麻豆同桌》读后感 时光匆匆流逝,你还是否记得学生时代的酸甜苦辣吗? 《完美麻豆同桌》这是曾获文化部蒲公英少儿读物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的“阳光”――伍美珍的作品之一…

    读后感 2022年7月5日
    119
  • 《鼹鼠的月亮河》读后感2000字

    《鼹鼠的月亮河》读后感2000字: 这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故事,鼹鼠米加和鼹鼠尼里是一对好朋友,尼里送给米加一块美丽的月亮石。米加看到尼里每夜辛苦地给父母洗衣服,便决定给尼里发明一台洗…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42
  • 《钓鱼的启示》读后感500字

    扺挡诱惑,收获成功——《钓鱼的启示》读后感500字: 最近,我读了一篇课文,名叫《钓鱼的启示》。 我看到这个题目时,觉得很奇怪,钓鱼能得到什么启示呢?后来读了才知道,这一个故事讲述…

    读后感 2023年2月16日
    35
  • 读《槐花》有感600字

    用新的眼光打量世界 ――读《槐花》有感  一天午后,屋外飘着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落下,铺满了整个大地。我捡起掉落在地板上的杂志,余光一扫,就这样,与季羡林先生的《槐花》不…

    读后感 2022年7月23日
    18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