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流河》读后感1000字

知道这本书是很久以前的事,从同学的课桌上到语文老师的嘴里,再到标签书单的最底部。相遇总是在不经意间,在我将它从历史区的书架上拿下。但直到合上书,从认识的人身上做历史的切口的角度,让我依旧觉得这更像是一本文学回忆录,。当然由于鲜少涉足历史类,这样的评定似乎带有不了解的刻板印象。书中提到钱穆老师《国史大纲》中所言:对本国以往历史报以温情和敬意,这里拿来评价此书是再合适不过的。

西南联大

依稀记得《无问西东》里因为雨点敲打窗户的声音过大,教室里的学生无法听清老师的话语,年迈的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两字“听雨”。还有书中提到拉响的防空警报后防空洞的躲藏,一抬头仰望的飞机战斗。兵荒马乱,一路迁徙,大概没有哪一代青年人上学如此的艰辛(特指生活条件上,政治风波是另一类)。但越是如此,安心学习的时光越显得分外珍贵,学习的劲头也或许因此分外高涨。出乎我的意料,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们依旧拥有丰富的课外活动,话剧社,辩论赛,诗社等等。这些活动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十分重要,尽管现在看起来十分平常,但对于当时仍是难能可贵。

家国情怀

齐世英作为留学德国的有志之士,回国后投身到抗日的队伍中来,还有毅然决然的投入到空军战士的队伍中的张大飞。在那个需要勇士的年代,他们的付出需要被铭记,永远的瞻仰。

但与此同时“二十世纪,是埋藏巨大悲伤的世纪。”多少爱恨情仇,生离死别。风暴下每个个体的命运和情感同样值得记录,正是每个独特的个体才构成了历史。他们给史学家的书写的历史增添了血肉,也让后人更加真实的贴近那个时代。

台湾文学

从大陆到台湾的人,很大一批是当时受到良好教育的精英,这其中不乏知识分子。如果算自民国以来中国文学的血脉来讲,台湾文学更像是嫡长子。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文化,兼容并蓄,融合创新。

女性

作为一个弱女子,少年时被当做需要保护的角色,成年后竟也坚韧顽强。少女时的敏感多思,青年时的不卑不亢,中年时的统领大局。做妻子,做母亲,齐先生走完人生的每一步。事业和家庭,对于现代女性总是个课题。看到了齐先生没能修成学业的遗憾,没能在学术上有所发展的不甘。同时也看到被任命职位时的恪尽职守,在政治风暴中尽力周旋。她总是为了学生,台湾文学,台湾文化做着自己的努力。或许当一个人真正的超越自己,为自我之外的东西,他人,社会,国家做出贡献的时候,他的价值才会被放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8330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病隙碎笔》读后感800字

    人生,何为残缺,何为完整,这一对比,蓦然发现世间又如何有绝对的完整呢?若说残疾是一种残缺,正常的人又何尝没有残缺呢?怯懦,自卑是心灵的残疾,是人生的残缺。我们对于所谓的残疾人常抱有…

    读后感 2022年7月13日
    135
  • 红书读后感500字

    【第1篇】 一部电视剧《亮剑》让我认识了一位英雄――李云龙,翻开小说《亮剑》,让我领略了“亮剑”的精神。 这是一种榜样的力量。在李云龙的带领下,军官们舍生忘死,身先士卒。每次大战前…

    读后感 2022年7月17日
    250
  • 《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读后感心得体会

    《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读后感心得体会: 每个年轮的结束意味着下一个年轮的开始,于是,每个人都会在心中或朋友圈里或日记本,纷纷总结着上一年,并对下一年做着各种各样规划。我也一样。 但…

    读后感 2023年2月15日
    24
  • 彼此多点信任——读《西游记》有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8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在阅读《西游记》的过程中,我们被孙悟空的机智伶俐、嫉恶如仇所感染;同时,也为唐僧的滥发善心所气愤、无奈;也为沙师弟…

    读后感 2022年10月21日
    46
  • 读《我的儿子皮卡之再见,钢琴》有感600字

    在这个,《我的儿子皮卡》这套书深深地吸引了我,令我感触颇深的是《我的儿子皮卡》之《再见,钢琴》。 皮卡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他同样害怕一个人睡觉,害怕洗澡。皮达是他的,他们兄弟俩感…

    读后感 2022年7月15日
    204
  • 《老师您好,我的好老师》读后感500字

    里我读了一本书,名叫《您好,我的好》,书中有好多令我感动的人物。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核试验爆炸力学测量技术的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老党员、老…

    读后感 2022年7月13日
    9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